“咦,你怎么还在,难道前往天竺的使团,过了这般久,还没有出发吗。”

  张玄素很是惊讶,这段时间他一直埋头在天工开物的编纂上,东宫很多事都没有关心。

  因此也不知道王玄策的情况,在他的印象里,王玄策应该早就出发了,怎么又出现在自己面前。

  前往天竺的使团,可是带着给太子治疗腿疾的目的,当然是宜早不宜迟。

  王玄策苦笑道:“张师不知,自从上次拜见过殿下后,就一直没有了音讯。”

  “我也询问过几次,但没有任何消息,好像太子突然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鸿胪寺那边说,陛下已经把此事交由太子全权负责,要等太子的安排才行。”

  “那些从天竺来的使臣,留恋我大唐繁华,也根本不想走。”

  “天竺多炎热,近些时日,天气转凉,最是适合出发,我也是没有办法,这才来问问张师。”

  王玄策感觉很憋屈,被调来后,他的融水县县令官职没了,东宫这边又不待见,几乎成了闲汉。

  可他是心有抱负的人,怎么甘心这样。

  这才找到张玄素。

  张玄素皱眉道:“你之前见太子,是发生了什么情况?”

  王玄策道:“太子似是不喜佛教,问了我一些关于佛教的见解,而后就让我走了。”

  张玄素点点头:“应是如此了,倒是以前不曾听说,太子对佛教有所恶,这倒是我的原因了,没事前跟你说清楚。”

  “这几日我寻个日子,再跟太子谈谈此事,等有消息了通知你。”

  王玄策认真作揖道:“谢过张师。”

  此刻他终于有了盼头,如果再这么下去,他都担忧太子那边,会不会把他给换掉。

  如果不能担任使团主使,那他还能回去当县令吗。

  张玄素斟酌道:“李氏敬老子为先祖,道教为国教。”

  “既然太子不喜佛,那你就要有所准备,可不能恶了太子,否则老夫也帮不了。”

  王玄策道:“学生这些日子闭门思过,已经是想明白了。”

  “佛教为外来之教派,道教才是我中原本土之教,又为我大唐国教,自然当以道教为主。”

  在权力面前,信仰不值一提,况且现在的王玄策,也不是什么佛教信徒。

  哪怕历史上他支持佛教,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政治地位。

  可惜是成也佛教,败也佛教。

  李承乾故意不搭理他,就是要磨炼他,让他明白佛教不是他的政治资本。

  本身李承乾也不想让佛教在大唐遍地开花。

  佛教是有利于统治,可同样的,如果一个国家主体为佛教的话,那也失去了最原本的战力。

  大唐本来就人口少得可怜,还搞个佛教禁止生育,那岂不是自毁长城。

  此刻,长安外。

  一行人风尘仆仆。

  是张思政把齐王李佑给带回来了。

  其实齐王李佑是不怎么想回长安的,在齐州过好日子岂不舒坦。

  在齐州他才是齐王,到了长安,不够是一介庶子。

  哪里能有齐州快活。

  只是面对太子的心腹卫士张思政,李佑也不敢拒绝。

  虽舅舅说是要谋反,可李佑本身是没有这么远大抱负,他感觉舅舅阴弘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况且就算是谋反,也不是现在要暴露。

  如今父皇尚且在世,他可没有胆子去拒绝太子。

  若是惹怒了太子,可没啥好果子吃。

  因此李佑纠结一番后,也只能选择跟张思政上路回长安。

  “此地距离长安不过三十里地,然夜色将临,长安也要宵禁。”

  “便只能再委屈齐王先行休息一晚,明日返回长安。”

  张思政松了口气,终于要回来了。

  一路上颇为顺畅,这次也是能完成太子交代的任务。

  想来往后的日子能好过些。

  “这一路上,麻烦张将军了。”

  李佑可不敢在张思政面前摆齐王的谱,这可是太子心腹来着。

  其实他跟另一位太子心腹有所联系,可惜这次来的是张思政,否则也能知晓太子为何让他突然回长安了。

  现在都快到长安城了,李佑都是两眼一抹黑,什么情况都不了解。

  张思政点点头,随后就让一名缇骑先行回长安报信。

  ps:五更两万字,求兄弟们抬一手,给手月票支持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