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识字,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孤为何要去计较那些蝇头小利呢。”

  这么一说,两人肃然起敬。

  张玄素跟于志宁,都是名门贵族之后,但他们心中抱负很大,志向宽远,也明白寒门学子读书艰难。

  单单在这一点上,太子的行为,就很值得令人钦佩。

  到了这份上,两人对视一眼,也不知如何开口了。

  毕竟他们今天是来找太子的麻烦,现在又遇到这事,怎么好说出口。

  张玄素想让于志宁去说,于志宁也想让张玄素去说。

  这眉来眼去好几下,最后两人干脆转头,谁都不说了。

  张玄素提出来想去造纸坊看看,李承乾就让宦官领着他们过去。

  “殿下这一手,真是厉害。”

  “张公跟于公,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就自己乖乖的退走了。”

  内侍文忠拍着马屁,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是这么想。

  李承乾笑道:“孤只是懒得跟他们争执,都是些犟种,好歹是东宫里的官,真闹出点什么事情,平白让别人看了笑话。”

  “殿下说的极是。”

  午膳的时候,太子妃苏玉儿准备了很多美食,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子名声的担忧。

  “那些个文人,最是喜欢巧言善辩,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还能说成黑的。”

  “殿下这般去治他们,是出了口气,可他们肯定会污蔑殿下的名声。”

  李承乾倒是无所谓,要说名声,他有什么好名声吗。

  那次陛下把他的男娘斩杀后,得益于魏王的宣传,谁还不知道太子私德有亏。

  那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风流文人,指不定如何八卦他呢。

  坊间的一些小道流言,都不知道传得有多野了。

  不过明面上也没人敢说,妄议太子,可是要问罪的。

  “没事,孤也不指望他们。”

  “名声再差,难道还敢传到我的耳朵里来?”

  “我听不到,自然就当其不存在。”

  “要是让我听到了,谁在说,就把谁抓到大理寺去,让丈人好好给他定个罪。”

  “也好让他们知晓,这大唐,是谁家的大唐。”

  李承乾霸气侧漏,他最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五姓七望很强,但也得看谁。

  世家的强大,不是源自于某一人,而是整体的联合。

  不管是谁也好,他们没办法去代表整个世家来跟李承乾作对。

  就像是崔广瑞,如今在东宫生活得不知多么惬意。

  清河崔氏恨得牙痒痒,没想到族里出了这样的叛徒,可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清河崔氏要是敢在这长安城违法乱纪,当天李承乾就能领着东宫的上千人马,直接把人全部抓了。

  就这样,还没有谁敢说个不字。

  李世民妥协五姓七望,也不是忌惮某个人。

  连皇帝都要妥协某个人的话,那还能是皇帝吗。

  要真是疯了头大开杀戒,谁也没办法阻止。

  这就跟大唐现在谏臣当道,那是因为李世民听劝,若是不听劝了。

  嘿,谏臣们还能咋滴。

  难不成真要一头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以死明志?

  就像是现在,李世民跑路后,魏征跟褚遂良也只能干瞪眼。

  张玄素从造纸坊回到詹士府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看到那一道道熟练的工艺,他就知道,竹纸是真的被造出来了。

  “其实太子也是很有品德的,以前或许犯了一些过错,可那些过错真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至于不良人的事情,也许只是个误会,现在大理寺都没有结案,就怪在太子头上,可是有些过早了。”

  张玄素笑眯眯的说道,他可是东宫少詹事。

  等东宫竹纸的事情传扬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为之叫好,太子的名声也会得到极大的扭转。

  最主要的是,他的名声将会更大。

  毕竟太子是在他的教导下,才把竹纸造出来的,功劳怎么也少不了他这一份。

  于志宁也很赞同,没有哪个文人可以忽视自己的名声。

  “今晚玄素兄可是有空闲,不如去平康坊喝上一杯,庆祝一二。”

  “好主意。”

  两人当即一拍即合。

  “张师,于公。”

  一个人影走了过来,躬身作揖拜见。

  张玄素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推荐的王玄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