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三百二十八章 棒槌(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到这儿为止,除了宁卫民,在场所有人都是彻底听愣怔了。

  张士慧和边建功,压根没弄明白宁卫民在跟“张大勺”打什么机锋。

  而“张大勺”,则是惊讶自己所包藏的真正用意被宁卫民洞悉了。

  要知道,任何交易,最免不了的就是有关价钱的拉据战。

  通常情况下,老百姓对上生意人,由于谈判技巧的不对等,几乎就没有不吃亏的时候。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嘛。

  比如说碍于情面,耳根子发软,禁不住对方好话说尽,面子给足,把自己绕进去。

  要么就是急着用钱,或是实在耐不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那怕明明知道自己吃了亏,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尤其是在做涉及金额较多的重大交易的时候,无论你认为自己做好多么充足的准备都没用。

  比如带花园的大宅子、古玩字画、珠宝玉器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明码标价的可能。

  ————

  交易过程中全都是对方猜彼此的“心气”,随机应变谈价钱。

  非专业人士就更容易变成一个让人随便砍杀的瓜,在事后感受到痛彻心扉、追悔莫及的痛感。

  不为别的,就因为老百姓是有实际需要了,才琢磨琢磨怎么买卖才划算。

  自然是谈判技巧上的弱方。

  生意人又岂能一样?

  他靠这吃饭,天天都得琢磨里头的门道,怎么可能不精道。

  这道理往白了说,就是一句话——千万别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可凡事总有例外。

  俗话说,狗急了能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老实人吃亏吃多了,疼得受不了,照样能被逼出另辟蹊径的法子来。

  像“张大勺”,他就有这么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专门用来对付生意人的狡猾。

  那就是在彼此接触,一对一谈交易的时候,先故意做出气儿不顺、甚至是意气用事的态度。

  然后再出其不意的提出一个时间上的“最后通牒”,来敦促对方尽快成交。

  这么干的好处在于,一根筋不转弯的强硬,不但让老百姓借此摆脱了情面上的顾忌。

  也减少了言语交锋的机会,让生意人圆滑应变,好言好语彻底没了用处。

  此外还能通过生意人忍气吞声的程度,看出对方对这笔交易的渴望程度,免做无用之功。

  其次,就是以出其不意的限制性机会,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让对方乱了节奏。

  由于对方很可能在资料、条件、精力、思想、时间上准备并不充分。

  在经济利益和时间限制的双重驱动下,很可能尽力妥协,做出最大程度的让步。

  而这“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策略,最为关键之处,其实在于得有自知之明,得承认自己谈判技巧是弱项,甘于主动放弃让利益最大化的全胜目标。

  才能剑走偏锋,靠出奇制胜。

  用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体面的方式,来一举拿下自己预期中想得到的利益。

  虽然不能做到占多大的便宜,但真能少吃不少亏。

  至少,也能充分占据主动,压着别人谈交易,心里不憋气,有个痛快劲儿。

  说白了,放在三十年之后啊。

  这招就跟大家逛服装摊儿的时候,说出一口低价。

  然后再也不理小贩的纠缠,直接就走是一个道理。

  小贩要不按你的价儿卖给你,绝不止步回头。

  也只有这样毅然决然,拒绝一切谈判妥协的态度,才能按照自己心目中期望的价钱买到相对便宜的衣服。

  但话说回来了,这一策略讲究一个“奇”字,它也并非一个无往不胜的利器。m.

  一旦被对方看穿,让人家预料到最坏后果,并做出准备,这一手的威力便发挥不出来了。

  所以说,现在这“张大勺”能不倍感惊疑吗?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出百试百灵,天衣无缝的戏,今儿竟然头一次穿帮了。

  最关键的,还是被一个不声不响的小年轻,轻而易举的看穿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