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88章 姜维学习笔记(1/2)

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更新时间:2024-01-09 10:14:25
  听闻军师如此说,张飞的眼睛当即就亮了起来:

  “这次军师可不许偏心,该给俺老张有一把趁手兵器了!”

  倒也不是真的抱怨,毕竟张飞也明白,那时适逢荆襄大战,给二哥锻一柄好武器相当重要。

  但如今看军师的样子,张飞觉得也该轮到自己了。

  孔明此时心情极好,笑容满面:

  “定忘不了翼德!“

  说着瞧了眼向来不争的赵云:

  “还有子龙。”

  刘备瞬间觉得自己征南中是不是征的太早了。

  只要是历经过战阵的,谁不想要一柄削铁如泥的趁手之兵?

  不过孔明也只是先应承,毕竟这短短几个字几个字说的简单,落到铁匠作坊中,一锤一锤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好在这些都不是问题,甚至孔明还觉得乐在其中。

  “不过相较于锻钢之法,马蹄铁更为紧要。”

  孔明开心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惦记起来另一件正事。

  这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刘备叹了口气道:

  “我等现在良马甚少,马蹄铁能护骏马蹄掌,颇为重要。”

  如今虽然已经进入雍凉,但马场也不是一下子能开起来的。

  依照着刘备对后世所说的选育保育之词的理解:

  选育即需要相马人,保育即需要马医。

  而他们如今,啥都没有……

  更遑论豆料之类的了,实在太过遥远。

  叹了口气,想到马匹,刘备便忽然忆起来两个名字来:

  苏双,张世平。

  也不知这两人平安否?

  虽想共事,但这两人多半在河北,相距千里。

  而再想到北面故地,刘备更是回忆起少时一起纵横乡里的第一位义弟,不知再相见会是何光景?

  一时间刘备竟有点痴然了。

  孔明那边则依然井井有条,从光幕开场起,孔明隔一段时间就在一个小册子上记一点东西,此时埋头又在本子上写了一些字迹之后,抬头问道:

  “孝直,姜维现在何处?”

  张飞抢着答道:

  “军师担心雍凉危险,故而留在汉中了,由孝直督促看书。”

  孔明点点头,直接将册子递给法正:

  “那便劳烦孝直,将此笔记予姜维。”

  “明岁相见,我可是要考校的。”

  法正接过来略略一翻,便见其中并无具体内容,更像是一本兵家笔记,多是观那唐之战役随手所得。

  而且不仅是军阵之见,还包含了以烽燧法锁地的感想,孔明随手所记:

  “犹如常山之蛇,藏九地,动九天,自保而全胜之法。”

  嗯……法正拿着笔记回想了一下,孔明这随手一记串起来了孙子兵法中完全不相干的两句话。

  常山之蛇出自九地篇,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击首尾至,击尾首至,击中则首尾俱至。

  法正此前一直以为这说的是长蛇阵,或是掎角之守势,如今一想,这连绵不断的烽燧不就宛如一条长蛇么?

  九天九地之说则是出自形篇,称善守者藏于九地,滴水不漏,善攻者动于九天,出其不意。

  法正盯着孔明的脑袋羡慕不已,真就这么强?

  不过如此也好,法正默默点头答应下来,孔明这随手所记,够自己在路上看了。

  然后等回汉中,反正庞统在陇右忙着折腾羌人,他法孝直就勉为其难多提点一下小姜维好了。

  将些小事处理好,孔明对着刘备拱拱手,随后卷起来刚才在书案上绘的一些草图,起身就走,毫不留恋。

  他还要去往铁匠作坊一行,既要探寻这冶钢之精要,也要与匠师们一起想想如何解决这铁钉之法。

  而且后面还有那后世所说的望远镜,玻璃作坊处也应要看上一看,因此孔明的脚步顿了一顿:

  “子初与我同去?”

  这倒是没什么可犹豫的,刘巴点点头,同样对着刘备拱拱手,随即与孔明风风火火的离开。

  每次看完光幕之后刘备总有恍如隔世之感,但如今也已慢慢习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