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87章 金开元(1/2)

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更新时间:2024-01-09 10:14:25
  〖唐朝倒是真能看出来生活过得好了,武将人均大器晚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均年龄六十五岁跟你闹呢,相较于汉朝的动不动暴死,唐朝只能说达到了人类正常水平。

  李唐的文臣武将人均高寿,结果反而是李世民这一脉基因有问题,跟老曹家似的。

  那不一样,老曹家的基因是被卞夫人给带坏的,老李家的基因多半是被武则天给优化了。

  李渊,69岁,李世民51岁,李治,56岁,武则天82岁,李隆基77岁;李治660年时候就跟二凤一样患上了湿病,而且还越来越严重,武则天也是因此慢慢掌权,身体如果能好点的话,唐朝走向可能确实会不太一样。

  这么一说我记起来,李隆基年轻时候还是出了名的帅,羡慕武则天基因啊,又长寿又俊美。

  这么一说要是玄宗和高宗能颠倒一下就好了,一个活得久点,一个活的短点,历史走向大不相同。

  话说李治最大问题就是因为长在深宫,导致军事战略眼光不行,最典型的就是跟高句丽拼了命打十三年,却对吐蕃这个肘腋之患不管不问,最终就是精于权术但失于大局,成了有名的腹黑皇帝。

  高宗但若论综合能力的话……只能说有个好身体的话可能会好点,以及对世家的削弱确实有水平。

  疾病确实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是真的,就比如660年起李治身体就不太好了,661年就喊着我要效仿父皇亲征高句丽,只能说还好没去。

  去了高句丽不得笑死,三个中原皇帝都灭不了我!

  反正高句丽最终还是融入华夏了,还是看看远方的小日子吧家人们。〗

  抄录完最后一句话之后,杜如晦便捧着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小盒子上前,放在下面看其缓缓消失之后,方才回到位置。

  而看到后世宋帝的评价,李世民气急:

  “朕都没去封禅泰山,如何算得上好虚名?”

  不过在看到后辈紧跟着一句不愧是完颜构,便让他瞬时放下:

  “昏佞之辈所评,不值一哂。”

  还以为是哪位呢,原来是被后世心心念念的知名昏君啊,那没事儿了。

  早时对这赵构的评价李世民不太记得了,但依然清楚记得光幕随口所说的,刘禅远超懿宗,懿宗强于完颜构,其帝如何可见一斑。

  故而他此刻就一个想法:多看彼辈一眼都算他这个千古一帝输了。

  眼光往后看,瞧着凌烟阁人均六十几岁,李世民倒是颇为欣慰:

  “爱卿等人奋战一生,奠唐基业,也宜享唐之福祉,此可称社稷之福。”

  更是过去拉着秦琼的手道:

  “叔宝宜安养,等身体好转,还需爱卿纵马奔西域,踏辽东,切不可留下暗疾。”

  秦琼大笑,不过笑到一半就成了咳嗽,等咳嗽稍缓才道:

  “臣今岁已五十有八,即使无孙药王妙术今岁病逝,所享之寿亦逾陛下。”

  说着秦琼拍着李世民手背道:

  “万望陛下珍重才是。”

  对此李世民只能苦笑,已久不知肥羊之味矣!

  不过看着光幕提到青雉亦有疾,再想到长孙皇后如今虽有孙药王调理,但能否扛过贞观十年之数还犹未可知。

  因此最终目光瞄到了孙药王身上:

  太医署何必大费周章搬迁到廷尉狱旁?直接扩建就是的!既要重算学,医学也不能落下才是!

  而且李世民也很想问问,有没有可能存在一种药物,吃了之后让他既可食肥羊甘糖,亦不会加重病情?

  既然这烽燧都能逐渐改进,那治病之法与治病之药,理应也是如此?

  孙思邈狐疑的瞧了瞧陛下炙热的眼光,只当是惦记翼国公的身体,于是捻须道:

  “翼国公如今只需静养补亏空,勿要劳心劳体,静养半载后自有好转。”

  秦琼感激的点点头,李世民则是嘿嘿一笑,打算有空私下去找孙思邈述说要求。

  ……

  汴京御苑中,赵匡义眼神略有复杂:

  “兄长观此物有多久?”

  看前面的他还以为这是天上仙人说评书,但后面看到那奇怪诡异的烽燧却又不确定了。

  而在聊到弓弩时,数次聊到宋时,言语间那一抹轻微的不屑也是听得明白。

  也就是看到后面飘过去的文字时,赵匡义心中才浮现了大胆猜测:

  莫非这是晓未来的仙人?毕竟那赵构是宋朝的,那秦桧又称这赵构为陛下,联系一下,似乎就是他们这刚开国的赵宋了。

  赵匡胤脸色微红,毕竟想也知道完颜构之称呼绝不是什么褒义,不过因为面色黢黑,倒也看不出来:

  “仙机已赐福已有多次。”

  “那倒是应贺喜兄长了。”

  赵匡义面色平静,忽略过去那完颜构的戏谑之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