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动(一)(4/4)

小说:摄政大明 作者:虫豸 更新时间:2021-12-02 00:12:56
  

  这场文祸闹得如此之大,东厂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只能占一半因素,另一半因素就是因为周尚景与赵俊臣躲在暗中的推波助澜、浑水摸鱼了——而且相较于赵俊臣本人,周尚景却是隐藏更深、耗力更少、获利更大!

  在这场文祸之前,周尚景在读书人心中的印象算不上好,虽然并不似赵俊臣一般声名狼藉,但也只能算是毁誉参半,但经过这场文祸之后,周尚景的声誉也同样有了显著改善,已经成为许多读书人眼中的“国之柱石”、“再世寇准”了,若不是赵俊臣借助了西北战事的东风,恐怕还是周尚景的声誉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只不过,周尚景毕竟是老成谋国之辈,他固然是利用这场文祸为己牟利,但眼看到这场文祸开始影响朝廷大局之后,也就果断收手了,并且还打算带领内阁辅臣们一同终止这场文祸——这般公私分明的态度,往往就是周尚景最为可怕之处。

  而与此同时,想到这场文祸的幕后主使很有可能会是远在陕甘三边的赵俊臣之后,周尚景对于赵俊臣的重视也就更深了一层。

  想到赵俊臣之后,周尚景的眼睛微微一眯,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赵俊臣关于小川河一战的捷报送到朝廷已经有两天时间了,朝廷应该尽快给出态度才对,百官们皆是议论纷纷、争辩不断,却也不是一件好事!”

  见周尚景突然间谈及了赵俊臣的捷报,左兰山顿时是忍不住的弯腰低头,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这两天以来,百官们每次议论赵俊臣的捷报,最终都会发展为对“赵党”官员的攻讦与嘲讽,这已经让左兰山有些杯弓蛇影了。

  赵俊臣此前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就是一个只善于理财与弄权的官员罢了,心计手段固然是不可小觑,但任谁也不相信赵俊臣会突然拥有领兵作战的本事——这般印象太过强烈,以至于所有人皆是无法扭转。

  哪怕是赵俊臣前些日子呈给德庆皇帝的密疏之中明确表示了他会在陕甘三边有大动作,言辞之间颇是信心满满,却也依然是让人难以信服。

  也难怪百官们会纷纷提出质疑,想想历史上那些文能主政、武能克敌的传奇人物——不论是诸葛孔明、于谦、王阳明等等,皆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臣,也皆是与赵俊臣不可同日而语、绝非一路之人。

  尤其是赵俊臣的几份捷报看着太过不可思议,偏偏又是语焉不详、缺乏佐证,也就愈加让人怀疑了。

  正是因为这般怀疑,朝廷也是迟迟没有表态,既不敢随意否定捷报的真实性,也不敢只是因为几份语焉不详的捷报就大加封赏,生怕会闹出笑话。

  此时,听到周尚景的提议之后,像是沈常茂、程远道等人皆是忍不住面现讥讽。

  沈常茂更是转头向左兰山问道:“左阁老,你一向是与赵俊臣关系最近,你来说说赵俊臣的几份捷报究竟是真是假?”

  面对沈常茂的直接质问,左兰山的态度愈加谦卑谨慎,说道:“这个……本阁当然是希望捷报是真的,但依照朝廷惯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一番才是……等赵大人、梁阁老他们的后续奏疏送来京城,应该就可以确认了。”

  事实上,这几天面对百官们的纷纷质疑,即使是“赵党”官员们也有些将信将疑了,所以左兰山表态之际也没有多少底气。

  程远道冷笑道:“也就是说,即使是左阁老也不敢相信那几份捷报是真的了?”

  左兰山连忙说道:“本阁只是认为朝廷应该按照既往规矩办事罢了,不应该武断做出结论!”

  见左兰山一副生怕别人抓住话柄的窝囊模样,沈常茂的表情满是不屑,又是一顿冷嘲热讽。

  因为赵俊臣曾经想要吞并“沈党”的事情,让沈常茂对赵俊臣恨意最深,自然是不愿意相信任何对赵俊臣有利的消息,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沈党”经常会利用这几份捷报攻讦“赵党”。

  这般情况落在周尚景的眼中,却是让周尚景对沈常茂愈加不屑了。

  在周尚景看来,赵俊臣的几份捷报皆是语焉不详,明显是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转移沈常茂之流的注意力。

  当“沈党”官员们利用这几份捷报对“赵党”大肆攻讦、冷嘲热讽之际,趁着“赵党”无法拿出证据的机会,看似是占了上风,但实际上毫无实际收益,只是占了些口头便宜罢了。

  毕竟“沈党”也无法证明这些捷报就是谎报军功,即使是证明了这些捷报确实是谎报军功,那也只是赵俊臣的个人罪责,短时间内也无法牵连到所有“赵党”官员。

  若是“沈党”真想要打击“赵党”,就绝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捷报的真假上面,而是应该利用赵俊臣远离京城的机会收集“赵党”的把柄罪证,趁机扳倒“赵党”几位干将、削弱“赵党”的根基与影响力。

  可惜,包括沈常茂在内,所有“沈党”官员皆是被那几份看似破绽无数的捷报吸引了注意力,也沉溺于攻讦“赵党”之际大占上风的快感,却是完全忽略了这些情况。

  “自沈常茂以下,这些‘沈党’官员这些日子以来积极寻找捷报里的诸般破绽,趁机大肆攻讦‘赵党’,所有人都是信誓旦旦、信心满满,认为赵俊臣必定是谎报战功……但他们可曾想过,若是这些捷报皆是不假的话,他们这些日子的表态岂不是要让他们颜面扫地、声誉尽毁?”

  周尚景暗思之际,见到沈常茂依旧是对左兰山讥讽不断,程远道也时不时参合几句,不由是暗暗摇头,就想要打断他们继续谈论正事。

  而就在这个时候,通政使童桓快步闯入了文渊阁的正殿,满是兴奋的大声禀报道:“启禀各位阁老,钦差大人赵俊臣率领大军于渭水南岸大胜蒙古联军、活捉了蒙古联军主帅巴根!历经渭水、阶州、小川河三战,全歼了蒙古鞑子十万大军!斩获敌首近三万,俘虏一万三千余,缴获战马总计八千余匹,另有军资无数,且还活捉了蒙古联军主帅巴根!经此一战,蒙古各部元气大伤,亦是大涨我汉人志气,西北边疆今后十年无忧矣!”

  随着童桓的话声落下,文渊阁内竟是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然后,李和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下意识的向着周尚景看去;程远道满脸的目瞪口呆,就连手中兔毫掉落也毫无自觉;沈常茂的面色隐隐发白,就好似听到了边防溃败的消息;左兰山则是双眼放光、表情惊喜,悄然间已是抬头挺胸,此前的谨慎谦卑的态度更是一扫而空。

  至于周尚景,似乎是早有猜测一般,却是不喜不忧,只是面现深思之色。

  然后,周尚景布满皱纹的老脸突然一笑,打破了文渊阁内的沉默,说道:“诸位,既然是这般大好消息,咱们就尽快前往御书房呈禀于陛下吧……陛下他一定会高兴的!”

  ……

  PS:恩,万字大章节。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摄政大明,摄政大明最新章节,摄政大明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