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厨爸 第391章 龙虾浓汤三丝面(第一更)(1/3)

小说:硬核厨爸 作者:旁墨 更新时间:2024-05-16 23:02:58
  x,最快更新硬核厨爸最新章节!

  四十年前,已经而立之年的陈威还只是一家苏城某个大酒楼的小小厨工。

  三十岁还没有真正在厨行中闯出名堂,那时的陈威是有那么一点点心灰意冷。

  也是在那一年,陈威所在那家大酒楼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功宴。

  为的是庆贺当时苏记掌勺人,苏泉晟代表苏省厨艺界参与国宴载誉而归。

  那是陈威第一次见到能够参与国宴,真正厨艺界的大师。

  当时的苏泉晟五十出头,但单从面相上去看,却像是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样貌和身材也都是仪表堂堂。

  在庆功宴上,苏泉晟展示了一番精湛的刀工,还有亲手做了几道国宴菜。

  真的是瞬间震撼到了陈威,让陈威心中萌生了拜师的想法。

  在庆功宴结束后,陈威便通过一些关系,还花了一些钱,弄到当时苏泉晟下榻酒店的房间号。

  当天晚上,陈威主动找上门,要拜师。

  陈威时隔四十年,重新站在了苏记后厨里,触摸着眼前这熟悉的一切,向冯一帆娓娓道来当年拜师经过。

  “我那天晚上冒昧上门拜师,自然是被直接拒绝了,但可能谁也不知道,当时师父给我留下了一道题,说是如果我能够完成,他会考虑收我。”

  冯一帆耐心听着,心中也是不禁有些好奇,当年妻子爷爷到底给姑父留了什么题?

  陈威没有直接说,而是带有些自嘲地笑着说:“可能你也应该知道,传言我是跪在苏记求师,最终才被师父给收下,但实际上我能跪在苏记,首先是因为我完成了那道题,否则即便我跪下,师父也不会收我。”

  见陈威有意兜圈子,而且还故意挑起自己的好奇心,冯一帆便直接问:“那究竟是什么题呢?”

  陈威很平静回答:“一碗三丝面。”

  “三丝面?”

  冯一帆对三丝面不陌生,国内不同派系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

  而在苏记,实际上也有一种独特的三丝面做法。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碗面,但实际上却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是汤底必须要是熬制出的鸡汤,并且要是完全的清汤,汤中不能见一丝油花和杂质。

  其次,苏记的三丝面,除了鸡汤之外,所有主料是没有任何肉类。

  面条是手擀面,搭配的三丝分别是:豆腐丝、笋丝、青菜丝。

  这碗看似朴实无华的三丝面,实际做起来非常有难度。

  手擀面从和面上便非常讲究,不能加水和面,需要把面和得足够劲道,再将面皮擀得非常薄,然后切成细丝。

  之后,豆腐丝、笋丝、青菜丝,三样也都是要切到几乎相同粗细。

  在煮面的时候同样有讲究,要先煮面,再煮笋丝和青菜丝,最后煮豆腐丝,然后三丝汇聚起来,注入煮好的面条当中去。

  当在碗中的时候,所呈现出的画面是豆腐丝、笋丝和面条浑然一体,再搭配上青菜丝,构建出一副奇妙的水墨晕染感。

  听起来会很像文思豆腐的做法,但吃起来则是更加具有符合口感。

  因为豆腐丝、笋丝和面条几乎不分彼此,当夹起来放入口中时,豆腐丝入口计划,笋丝略微的脆爽,最后是劲道的面条,搭配上清淡鸡汤的汤底。

  入口很轻很淡,但是吃过之后,每当回味时又让人难以忘却。

  陈威在厨房里走着,一边跟冯一帆聊着那一碗,只有苏记才有的三丝面。

  然后他挑选了新鲜的笋,又选了几颗翠绿娇嫩的青菜,还有就是找了一块老豆腐,最后是面粉和鸡蛋。

  陈威对冯一帆说:“这碗面一定要用老豆腐,这一点和文思豆腐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因为豆腐丝并不需要切得那么细,而且需要老豆腐的一点点口感。”

  一边说,陈威一边已经开始片起豆腐。

  老豆腐切丝自然是不能用水豆腐那种抖刀法。

  需要先将豆腐给片成薄片,然后再对豆腐进行切丝。

  这个过程,也是极为考验刀工的过程。

  光是片豆腐的过程,比大煮干丝片豆腐干还要更加难一些。

  因为即便是老豆腐,质地上也不可能像豆腐干那样紧密,所以若是用力太过,可能会让豆腐碎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硬核厨爸,硬核厨爸最新章节,硬核厨爸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