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第60章 工商部之规(1/3)

小说:新纪元1912 作者:无语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2-06-01 20:39:13
  x,最快更新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

  “与过去工商部只存在于名义上的权力不同,现在的工商部是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综合性职能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公司企业的总司令部,引领经济高度成长,其被视为中国优秀公务人员的代表其拥有广泛行使审查权、认可权与行政指导,以政府金融体系之融资、预算津贴、补助金作为主要推动力量,职掌产业政策此外,为因应通商、贸易、技术革,而投入科学技术开发相关工作,并掌握特许、能源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广泛权限”

  民国四年十二月《中国经济》第六期

  与中国任何一个中央直属部局不同,在京城工商部并没有自己的专属办公楼,尽管在过去的半年间,工商部早已发展成了一个拥有中央直属雇员3600人,各省分支2100余人的庞大部门,即便是说其是中央直属部门中规模最大的部门也毫不夸张,可这一机构却没有自己的“部属大楼”

  工商产业政策局、通商政策局、贸易经济局、产业技术环境局、工商情报局、重工业局、消费品工业局、作为一个拥有六个分局的工商部,因其雇员众多,在总理府附近租用、购置了多处民宅作为办公场所,而工商部真正的核心却在总理府

  众所周知,从李内阁组织以来,工商部便无专职总长,总长由李致远亲任而工商部是在两个月后从旧的办公场所搬至总理府在总理府扩建的地下室办公,一开始工商部和任何一个中央部门一样,雇员不过只有数百人,而且其中大多数职员都是人浮于事,毕竟工商部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可以说根本就是一个清水衙门

  但是在李致远亲自出任工商部总长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首先是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200余名公务员占工商部职员总数的60%以上被解职,接着一大批晋的在陇海铁路管理委员会有工作经验的公司雇员成为工商部公务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众人第一次见识到作为一个“强力部门”的工商部的出现,其首先制定了三年期的中国产业发展纲要,同时开始利用行政职权干涉国内工商事务,在一开始其即通过“铁腕”利用同金融界的关系,通过的催收银行贷款、取缔营业执照等手段,对一批企业进行淘汰、重组,从而树立起工商权威,在权威树立之后,方才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产业发展纲要

  一如外界猜测的那样,工商部最终会用其在陇海的那一套“引导”来制定中国产业发展政策,而这个引导的核心,在陇海是管委会,而在中央则变成了工商部通过半年的发展,现在早已经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工商部是一个“无权无钱”的闲差,事实上,在过去半年中,说这里是中国最繁忙的部门或许为准确

  依如过去,任何一个人进入工商部之后,首先都会惊讶于办公室内的密集度,在总理府地下室的一间不过只有二十五六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密密麻麻的挤着差不多十张办公桌,办公桌与办公桌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空隙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整齐的摆着堆积如山如山的文件、资料,而在每一张办公桌边,又同样坐着一名官员,那官员的坐姿比小学生还要标准

  笔直,或许用此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他们坐姿的笔直、西装笔直,而在另一边仅有的一片两三平方没有摆放办公桌的地方却拥站着几名官员,他们正在那里大声争论着,对此,没有任何人抬头注意到他们,那里是一个官员动议的讨论角,在工商部内,绝大多数的决定都是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即便是局长亦不能强行作出决定_&

  在门外,胸前挂着记者证的吴若竹探头探脑的站在门边,听到那些官员的争议,他顿时就起了兴趣

  “像那种地方保护,必须要废除他,应该吊销他的营业执照不吊销他的营业执照,唐家闸就根本谈不上发展”

  唐家闸……

  对于这个名词,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陌生,事实上,早在多年前,随着大生纱厂的兴盛,唐家闸就随之在闻名全国,而现在,众所周知,唐家闸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棉纱基地,大生一厂、大生二厂、大生三厂,大生集团,现在是中国最为知名的棉纱企业,不过也仅只限于此,除去棉纱,那里什么都没有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那位状元公对于大生之外的企业、大生之外的行业,非常抵触,即便是南通本地的投资,亦是如此,甚至不惜同地方官府共同挤压本地他人投资逼的很多本地人只能前往异地投资

  看着门牌上悬挂的“纺织纤维科”门牌,再联系到他们的话语,吴若竹顿时来了兴趣,难道他们的准备对状元公动手?联系着“工商部天不怕地不怕”的名声,这会吴若竹的脸上显得有些兴奋,很多经济记者都喜欢读在工商部,这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大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纪元1912,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新纪元1912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