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六七四章 誓师,祭旗,勤王(1/3)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天津。

  巡抚衙门。

  天津巡抚是新设立,原本在援朝时候也有过,但在援朝结束后这个职位便撤销了,直到镇南王开始搞事情,为了盯住新城的杨家庄户,防备这支奇兵突袭京城,所以朝廷重新在天津设立巡抚。

  不但有巡抚,甚至还有天津总兵。

  而且这个总兵属下还有员额为一万的驻军,实际多少这个就不好说了,归属黄镇统辖的葛沽海防营理论上也归天津总兵。

  当然,只是理论上。

  此刻万历十七年进士的天津巡抚黄运泰,天津兵备道王弘祖,还有天津总兵张继先全都正襟危坐,在大堂两旁看着中间的孙奇逢,后者作为信王的使者前来劝说他们加入靖难的伟业。这位咱大清之许衡,面对正中坐着的卢象升,仿佛进入忘我状态般,挥舞着手臂慷慨陈词,话说就差手中再拿个鹅毛扇了,。

  而对面的宜兴伯一脸肃然,用带着敬意的目光看着这位大儒……

  这真是大儒。

  虽然此刻的钟元先生还没到家里地被咱大清圈了,然后跑到河南某个小山村发愤著书,从此晋级北儒一代宗师夏峰先生,开创大清儒学的时候,但其学问已经足以镇住卢象升了。

  论儒学卢象升肯定不如他,虽然考科举他还不如卢象升。

  他至今还是个举人。

  但是……

  举人怎么了?

  举人一样也能看穿杨信的真面目。

  “妖孽!

  天祸大明,生此妖孽!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对于杨贼,唯有这个妖孽一词能相符,他不似凡人也的确不是凡人,他就是一个祸乱天下的妖孽。我等起兵并非为名利,那些乡绅之流的确为保住田地,但我等岂是在意那几百亩薄田者?我等之所以甘冒灭族之险与此贼一战者,正为大明之社稷,为儒家之道统,此非利益之战,实乃道统之战。

  除魔卫道之战。

  我等所捍卫者,乃我儒家之千年道统,若使此贼得志,则儒家的灭亡之日不远矣。”

  孙奇逢说道。

  “他不是与衍圣公交好吗?还是孔庙守护者。”

  张总兵很傻很天真地问道。

  “笑话,孔庙何用他来守?这天下没人了?”

  王弘祖不屑地说道。

  不得不说这个称号让天下儒生都像吃了死苍蝇般恶心。

  “衍圣公都快被他坑死了,如今连孔府大门都不敢出,交好?衍圣公宁可这辈子没认识过他,这贼子名为衍圣公之友,实则处处设局陷害,使得衍圣公声名狼藉。以毁衍圣公之名毁孔圣之名,对外还说自己是孔庙守护者,拿着神庙御赐金牌装腔作势,这用心何其毒也,如此算来他倒的确是处心积虑,此前设立武庙之举亦是如此。”

  黄运泰说道。

  “际云公明鉴,杨逆这些年所为正是如此。

  以毁衍圣公之名,毁孔圣之名,衍圣公声名狼藉,则孔圣之名亦污。

  立武庙封关岳二圣,则分民间对孔圣之礼敬,愚民无知,不会懂其中有何分别,朝廷立三圣,则愚民所拜者即三圣,关岳二圣合祀之后,民间拜者如潮,求祈者络绎不绝,乃至惟视武庙而不知文庙。

  污孔圣之名,分孔圣之敬,此为第一步。

  第二步即推崇科学。

  科学的确不无可取之处,但德行才是根本,愚民惑于科学带来一时之利,以科学胜于儒学,这就是舍本逐末了,但恰逢咱们这位陛下,又因年少好此道,杨贼则推波助澜,立科学院以推崇科学。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陛下崇尚科学则民间皆以科学为尊,儒学则成敝履,民间于儒生再无敬畏之心,乃至笑为青虫。

  以前尊为文曲星。

  而今笑为青虫。

  杨贼之计又成矣。

  然后第三步,毁儒家根基。

  均田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士绅都没了还有儒生?

  分地,以民兵制控制乡村,设新学校控制下一代,取消科举,官吏不分,取士不用圣贤之道,到头来儒学不行,一切皆是新学,五十年后还有谁再读圣贤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