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六七二章 镇南王,咱们私奔吧!(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信王在保定正式宣布自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开信王幕府,同时传檄各地要求各地督抚立刻调兵遣将展开对杨逆的最后决战……

  不只是京城。

  包括他的老巢江浙也是战场。

  各地督抚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对江浙作战,总之一个字打就行了,不用考虑其他的,总督川贵军务兼四川巡抚朱燮元,贵州巡抚王三善,总督湖广江西军务杨嗣昌等等,包括云南的黔国公甚至那些土司们,都要行动起来,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兵力,从所有能够到的战线,对杨逆的党羽进行彻底的肃清。

  另外允许各地在籍乡宦,起复以原官在籍组建团练。

  就是咱大清那套。

  所有在籍的不管过去什么官,不管是丁忧,告老,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引咎辞职的,都可以以原本官衔起复组建团练,加入这场伟大的靖难战争,为靖难出一份力。

  包括功名之士。

  反正无论举人还是贡生监生都可以这样做。

  包括买的。

  监生就可以买,例监嘛,虽然咱大明不是咱大清那样从上到下都明码标价有银子就有官,但例监也就是买的,只不过再想做官没那么容易而已,不像咱大清就差把一个个顶子陈列在货架上。例监们花几千两银子最后哀叹无颜回家的事情是很正常的,但现在这些例监的好日子到了,都可以以监生身份在籍办团练,然后根据功劳再立功受奖升官发财。

  这样就可以把刀柄完全交给士绅了。

  总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要抱定忠君报国的决心,与杨逆及其党羽做最后决战!

  不得不说信王也豁出去了。

  实际上他和刚刚被任命为信王幕府左长史的冯盛明,很清楚杨信并不好对付,这个逆贼在北方的确已经完全被围困在京城,但他要是豁出去不管北方,直接突围南下,那么是没法拦住的。然后他会回到江南,重新组织军队反扑,要知道他手下目前也有几千万人口,组建百万大军轻而易举,所以真正的决战不是京城,京城之战只是为了夺取正统权,京城之战后的南北大战才是关键。

  打不赢南北之战,信王和他这帮还是死路一条。

  而打赢南北之战就得倾国之力。

  上次是皇帝糊涂了,上次就应该趁着杨信还没完成整合,尤其是苏松的团练还在,直接解锁全面战争模式和杨信来一场决战。

  但却傻乎乎地赌斗。

  结果现在杨信已经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好在他太招人恨,他和士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那就索性解锁团练模式,反正已经事实上遍地团练,只不过还没官方解锁,那么就干脆把团练合法化,并且鼓励所有士绅都办团练,甚至给他们通过办团练升官发财的机会,然后用遍地团练来打造属于信王的倾国之力,再以这种力量和掌握江浙的杨信决战,用全面战争来确保打赢。

  很聪明的一招。

  杨信的确很难打,他手下那帮人信仰坚定死战不退。

  堪比洪天王手下的。

  那就用曾剃头式的方法来对付。

  甚至暗示各地团练,准许他们在江浙放开手抢掠,谁都知道那边的人都有钱,团练的确战斗意志差,可允许随便抢的团练战斗意志就没那么差了。

  反正其他地方的士绅,早就已经把江浙视为魔域,这不是皇位争夺战,而是信仰之战,是正邪之战,是旧时代与新时代之战。

  而且信王还在檄文中明确宣布,为此前被杨贼害死的忠义平反。

  包括杨涟和左光斗在内,还有文震孟这些,所有此前遇害的以及依然被关在诏狱的都平反。

  包括那些挖鸟粪的。

  包括冯铨等人也是被陷害的,什么他们给皇帝下毒全是诬陷,只不过是冯铨等阉党发现了皇后与杨信的不正常关系,怀疑太子血脉不对,担心杨贼以此玩鹊巢鸠占所以不得不奋起一搏。他们的确是九千岁的亲信,他们的确是阉党,但他们也有一颗对大明炽烈的忠心,像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肯定不能坐视,故此才被杨逆党羽陷害。而信王和勋贵们也是知道了这些,所以才奋起试图与他们并肩战斗,共同保护大明江山不至于被鹊巢鸠占。

  只可惜失败了。

  不得不说正义的道路充满挫折。

  至于林丹汗……

  这个的确不好解释,那就干脆不解释了,他就是谋反的,没必要给他洗地,只不过凑巧和这件事一起了,实属巧合,巧合这种事情还是很正常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