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六六章 忠臣,大忠臣(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当然,对于兄弟们给自己鸣冤的不理智举动,杨都督本人是肯定不知道的……

  他是很高尚的。

  他不会在意奸臣们的陷害。

  毕竟作为一个忠臣,他相信皇帝陛下明辨忠奸的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杨都督颇为伤感地摘下墨镜,看着他面前繁忙的矿坑。

  这里是马鞍山铁矿。

  在南京之战结束后,部分撤到南京的矿工返回,并开始在各地大量招募工人,毕竟杨都督的分田方式,必然会造成部分城市手工业者失业。他又不鼓励种棉花,以后所有农业税收全部改为地租方式的征粮,农民不可能再种棉花。种棉花交税还得卖棉花买粮食,何必多此一举,最终结果就是棉和桑的种植面积大幅萎缩,缺少了原料来源的手工业纺织规模也会随之萎缩。

  手工业者失业必然出现。

  而杨信的解决办法,就是开矿冶铁制罐做罐头。

  做完就储存起来。

  正好这次对应天府和周围各府士绅的清洗给他带来大笔白银,这些天运到钱庄银库的白银加起来已经迅速突破两千万两。

  他有足够白银可以用来挥霍。

  “瀛国公,下官只想问一句,您还是不是大明之臣?”

  他面前一个文官说道。

  这是庐州知府张邦政,南京新军从芜湖北上了。

  不过好在裕溪河暂时封冻中,所以只能陆路进军,巢湖的庐州团练还不用担心面对万斤巨炮,但这时候已经快出正月了,最多下个月就得完全解冻,那时候巢湖是撑不住的。而且庐州团练不仅仅是要面对南线,他们北边还有凤阳的杨家家丁,吕兆熊只能全力保扬州,湖广军目的只是在上游阻挡杨信,只要他们和增援的江西团练堵住安庆就行。

  这样庐州团练就成了事实上孤军奋战,以不足两万火枪都不多的杂牌团练,面对杨信南北两路夹击,内部还有贫民蠢蠢欲动,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希望的。

  剩下就是等朝廷大军。

  但运河解冻得到三月,运河不解冻朝廷的十万大军也不会南下。

  实际上他们还没进京。

  虽然战事结束,但十万大军从遥远的塞外战场撤回,同样也得需要足够的时间,至少庐州士绅是等不到王师了。

  最终张知府毅然前来,他要用凛然正气阻止这个逆臣。

  “大胆!”

  李自成怒斥道。

  身为亲兵的他狐假虎威地做拔刀状。

  两旁士兵一片鼓噪,紧接着举起上了枪刺的燧发枪,纵然此刻一身凛然正气护体,张知府还是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张知府,你也想与那些奸臣一同陷害瀛国公吗?别以为你刚从延安来咱们就给你面子,敢诬陷瀛国公的奸臣就先吃兄弟们一枪。”

  李自成喝道。

  张知府其实是前任延安知府。

  去年才调到庐州,不得不说他也是够倒霉的。

  “不得无礼!”

  杨信很和蔼地摆了摆手说道。

  李自成赶紧把刀推回去,然后那些士兵收起枪。

  “张知府,你是保定人吧?保定满城的,杨某是河间任丘的,咱们这也是半个乡亲啊!别人误会我,难道你也误会我吗?杨某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杨某行事的确果决些,但这逆党才被打退,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各地士绅此前皆附逆,若不能以雷霆手段扫清隐患,等逆党卷土重来之时可就悔之晚矣。

  故此对于这些附逆士绅,宁可错杀三千,也绝不能放过一个。”

  杨信说道。

  “那贵军进攻巢湖是为何?”

  张邦政说道。

  “保护庐州士绅啊!

  万一逆党不是进攻南京,而是沿青弋江北上,越芜湖进攻巢湖继而进攻凤阳怎么办?

  杨某得为中都安危着想!”

  杨信说道。

  “不是去打土豪分田地?”

  张邦政疑惑地说道。

  “这个,田地还是要分的,但那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去保护庐州士绅免遭逆党荼毒。”

  杨信很坦诚地说道。

  张邦政差点一口唾沫直接啐他脸上……

  “瀛国公,阁下自诩为忠臣,难道这就是忠臣?”

  他说道。

  “忠臣啊?

  这当然是忠臣!

  而且是大忠,杨某承认此举乃夺士绅之田,可杨某将其改为皇田,杨某夺士绅之田给陛下,这难道不是大忠?至于是非对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都是陛下的土地,那又有什么不对的?

  张知府,我倒是想问问你,你还是不是陛下之臣?”

  杨信义正言辞地质问。

  “陛下已然下旨,归还士绅田产并停止皇田民兵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