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五五二章 忠臣演到头了(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孙承宗的目的很不纯洁,他是想迅速结束关外的战事,然后转头调动辽东军团南下。

  至于对付谁……

  这个恐怕就不用说了。

  辽东军团里面的确有一堆和杨都督关系密切的,比如曹文诏,满桂及陈于阶和赵率教,但也有不是杨信这个系统的比如祖大寿,吴襄,孙元化这些人。

  孙元化家可是松江的。

  到时候大不了留下前者然后调后者南下。

  辽东军团的确是皇帝的,但孙承宗通过这些年的做蛋糕,同样得到那些将领们支持,包括曹文诏这些人都对孙阁老充满敬意,毕竟他真得很会做蛋糕,支持大规模棱堡建设,支持换新式武器,就连辽东军奢侈地用汽油烧荒他都支持。每一笔巨额的军费支出后面,都是整个利益链狂欢,曹文诏这些的确不吃空饷,可孙阁老的慷慨让他们根本不用吃空饷。

  真要的孙承宗下令调辽东军入关,然后强行接管天津屯垦区,曹文诏这些人最大可能就是中立,而祖大寿这些人肯定会为孙承宗充当马前卒。

  还有贺世贤。

  孙承宗已经重新起用贺世贤为蓟镇总兵,并且支持他在蓟镇重新编练新军,这支新军肯定不是为了防备关外蒙古部落,那些部落目前恭顺的很,真正目的就是警戒杨家家丁。

  一旦杨家家丁真要威胁京城,这支新军可以迅速南下。

  再就是拉拢关外蒙古和女真。

  炒花,金台吉两人和杨信的确关系密切很难会站在杨信敌对面。

  这不是感情。

  而是他们内部上上下下都敬畏杨都督,但这种敬畏同样也最多让他们中立而已,除非杨都督公然造反称帝然后给他们更多利益,否则一个中立就对得起双方的交情了。

  但顺义王系统和杨信没什么交情。

  漠北的硕垒更没有。

  通过收买硕垒先按下林丹汗,解除关外的战争,然后调这些蒙古骑兵南下,一举解决所有问题,孙承宗不喜欢杨都督搞事,同样他也不喜欢江南士绅自立。杨信的问题不用说,江南士绅自立的结果,肯定就是减少向北方的输送,大明终究是以南方来养北方,都像大同军那么玩,京城那一堆人谁来养?

  北方一堆藩王的俸禄谁出?

  北直隶士绅还能悠然自得的原因是南直隶每年六百万石,而北直隶每年五十九万石。

  孙承宗不会忍受杨信打土豪分田地同样也不会忍受东南互保,甚至南方士绅玩自治,那样的话北方士绅就倒霉了,京城的一堆大爷们,就得在北直隶搜刮财富来养活。北直隶士绅再想一年交五十九万石是不可能了,以目前北直隶的人口和耕地数量,恐怕得交五倍以上的,可以说让南方,哪怕仅仅浙江和苏松士绅自治的危害,甚至不亚于杨信在北方也打土豪分田地。

  他当然不能接受。

  他这段时间无所作为,目的就是想玩卞庄刺虎。

  让杨信和南方士绅恶战。

  无论最后谁输谁赢,他以辽东军团一举荡平,然后大明恢复过去,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不过辽东军团镇压江南士绅没问题,镇压杨信这就很难说了。所以他才想拉拢蒙古人,炒花的确不可能了,但卜石兔,硕垒甚至林丹汗,都在他拉拢的范围,不过首先他得解决野猪皮,毕竟他很清楚后者的危害。

  好在这已经快要成功了。

  从现在辽东战局看野猪皮已经根本不足为虑了。

  他已经现了原形。

  在苏醒的巨人,甚至还没完全苏醒仅仅是伸了伸懒腰的巨人面前,他终究只不过是个小角色,在巨人沉睡中时候他猛然咬了一口,但现在他只能算一只徒劳的小泰迪。

  想想也挺让人唏嘘的。

  咱大金抚育列国英明汗当初也是叱咤风云,攻陷开铁之时整个辽东都在他的阴影下,甚至连辽阳都已经开始出现逃往的,但现在却饿得连死尸都吃。曾经搅得大明上下胆战心惊的建州勇士们,此刻只能在饥寒中为了活下去徒劳地撞击着棱堡和大炮,真是一把辛酸泪啊!原本还想着必要时候亲自出手的杨都督,现在已经对他提不起兴趣了,毕竟打这样一群用大明官员的形容,穷饿之虏,完全有失杨都督身份。

  就让孙传庭玩去吧!

  有他坐镇辽阳,有卢象升在外控制局势,野猪皮的惨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王公公,你回去告诉我大爷,我还是以前那句话,这江南的事情就容我这个做侄子的任性一回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