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四四一章 铁血锄奸团(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吴昌时?”

  杨信在自己的大脑中搜索这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复社的,复社就是他,张采等人发起成立的,和他同来的还有好几个浙江一带士子,咱们的人认出其中有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的侄孙,名字叫许都,是东阳一带名士,属于那种交游广阔的豪士。”

  许显纯说道。

  他一说这个名字,杨信瞬间就想起来了。

  吴昌时啊!

  那个把崇祯气得半死的,据说张溥也是他毒死的。

  而许都是陈子龙好友,也是明末许都之变的首领,带着一帮豪绅子弟居然学人造反,后来主动向陈子龙投降,陈子龙许诺不会杀他,但被巡按御史强行处死,而且因此引起同为好友的徐孚远,何刚二人,几乎与陈子龙划地绝交。

  不过这个人的确是那种类似晁盖的角色,但这时候应该还很年轻。

  他们跑到京城来,肯定有什么图谋,这些人是复社体系的,这时候复社代表着江浙年轻一带的最激进力量,实际上沈廷扬,徐霞客这些人也已经加入了复社。

  他们比文震孟这些人更注重行动而不是嘴炮。

  同样他们更推崇郑鄤。

  实际上目前复社已经不是原本历史上那个东林党外围,或者说东林党的少年团,相反因为推崇郑鄤的大同国,他们正在向一个真正的民间政党势力转变。

  毕竟他们有明确纲领。

  东林党没有。

  东林党至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纲领,说白了仍旧是一个松散的政治同盟,甚至内部还互相拆台,比如浙江系和江西系这段时间斗的就很激烈,他们仍旧是一个旧式朋党,但复社却在真正完成蜕变。

  而且这些少壮派也拥有武力。

  包括许都其实也同样组织了一支小型团练。

  “先盯着吧!”

  杨信说道。

  这些人肯定是对付自己的。

  但他们又能做什么?难道就凭几个热血青年来刺杀?这条路早就被无数人证明走不通了。

  “还有,据王好贤那里的兄弟秘密调查,杀死黄澍的人很可能是南京锦衣卫籍的张名振,江宁本地人,南京一带著名侠客,而且与东林党关系密切,目前也已经进京。”

  许显纯说道。

  “张名振?还侠客?”

  杨信不禁一笑。

  王好贤一直在锦衣卫控制下,利用他的信徒搜集情报,但他们这支密探只隶属北镇抚司,田尔耕那里是管不着的,这些年发挥不小作用,给北衙做了很多事,甚至有时候北衙干些脏活都交给他们。

  王好贤这时候早就彻底断了造反的年头,他给信徒传播的还是他爹那套,在江浙虽然仍旧远不及罗教,但也算是民间一个颇有些分量的地下势力,不过张名振突然这样冒出来,还是让杨信很意外,居然还是什么侠客,听上去在南京一带民间还颇有知名度啊。

  “抓不抓?”

  许显纯问道。

  “算了,黄澍这种人不杀,留着实在是太恶心了,也对不起熊廷弼的在天之灵,他既然被张名振杀了就杀了吧,派人去保护一下他的族人,这样也就没人说咱们卸磨杀驴了。黄家经历此事之后,肯定已经被江南士绅一致打击,正好拉过来,他们走投无路也只能投靠咱们。

  对了,他族兄有一个叫黄庚的,听说还是武举,把他弄到锦衣卫里,也算是咱们对得起黄家了。”

  杨信说道。

  这人是明朝最后一个武状元。

  南京沦陷后在徽州组织抗清,已经投降并剃发的黄澍带着假发跑回去说帮助他抗清,然后偷偷带着一队乔装改扮的降军,在清军进攻徽州的时候,背后捅了黄庚一刀,导致徽州大门洞开,紧接着被攻陷。

  正是因为这一点,黄澍虽然在多尔衮手下颇为卖力,而且官职也不低,但在家乡包括自己族人中,都始终被视为耻辱。

  这样正好把黄庚收到锦衣卫。

  让外人看看杨都督并不是那种卸磨杀驴的人,黄澍的死属于意外,但杨都督仍然给了黄家补偿。

  这就可以了。

  说到底黄澍这样的奇葩,留在身边太恶心了。

  “另外……”

  许显纯欲言又止。

  “有顾虑就不要说了。”

  杨信说道。

  “文震孟这些人聚会之后,陈仁锡去了奉圣夫人家,他与奉圣夫人之子侯国兴往来密切,据说两人还换贴了。”

  许显纯最终还是说了。

  “没拜干娘?”

  杨信笑着说。

  “这个还没有,不过他俩既然已经换贴了,那叫一声干娘想来也是少不了的。”

  许显纯也笑了。

  “看看吧,这就是他们这些所谓忠义之士的真面目,看似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一个个恍如站在阳光下伟岸高大,指着我们痛斥为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结果呢,需要趋炎附势时候毫不犹豫地跪了,他们准备用什么来满足这个老女人,提议陛下封她保太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