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六八章 钓鱼执法(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四天后。

  奉新。

  一处钱庄门前。

  “公子慢走,呃,公子此物倒是颇为别致!”

  掌柜拱手送别杨信。

  后者手中拉着一个卸货的两轮手推车,只不过是木制的,不过车轮用了最好的铁力木,外面包了一层熟铁皮,造型是完全相同的。而两个跟出来的钱庄伙计,正在把一个不下两百斤重的大箱子给他放上去,好在这小车看着不大,但极其坚固,其实刚刚由城里某个最有名的木匠连夜制造出来。

  “捆结实点!”

  杨信说道。

  “另外一笔先给我备好,说不定我随时会来取用!”

  他紧接着抬头对掌柜说道。

  “公子放心,明日就能从省城调来!”

  掌柜说道。

  杨信从他们这里,一次取走了三千两白银,奉新虽然富庶但终究只是个小县城而已,钱庄一次性能够拿出的白银有限,不过这就是花点时间去南昌运过来而已。

  杨信点了点头。

  然后他拉着这个装满三千两白银的小车就要走……

  “公子不叫个人护送?”

  掌柜愕然说道。

  “此地民风淳朴,想来也是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处,护送什么的完全就是对此地百姓的羞辱。”

  杨信说道。

  “好,这位兄台说的好!”

  旁边一个一直在看他这个小车子的书生说道。

  “宋公子!”

  掌柜拱手说道。

  后者和他打了个招呼。

  “在下宋应星,字长庚,本地举人,这位兄台贵姓?”

  书生对杨信拱手说道。

  “呃,杨,杨丰,字丰生,河间人,来此做些生意,宋兄,你我一见如故不如找个地方喝酒如何,正好天色将晚,在下也要找个住处,若宋兄不嫌叨扰,就索性到贵府拜见一下伯父如何?”

  杨信说道。

  “当,当然求之不得!”

  被他厚脸皮打败的宋应星最终还是说道。

  不过在他看来这很正常,毕竟杨信一个外地商人,虽然嘴上说什么此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想想就知道那是在扯淡的。带着这么多银子,在大明朝哪个城市孤身一人,那基本上都是自杀一样,但如果能够结交像他这样的本地人安全就完全有保障了。光一个举人头衔,就能震慑所有心怀不轨的,更何况他们宋家还是世家,在江右士林排的上号的世家。

  “那就叨扰了!”

  杨信笑着说。

  宋应星啊!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

  宋家是奉新世家大族,他可不是什么励志故事里说的穷秀才,他曾祖宋景是嘉靖朝左都御史,他爷爷的确是个秀才,但却是赠四品中宪大夫的秀才,他爹连秀才都没有,但却是赠七品文林郎的童生。

  宋家上两代的确没落。

  但这个没落是相当于整个官宦阶层而言,对于奉新这个小县城来说宋家依然是地方上第一等的家族,而且到这一代又有复兴迹象,因为宋应星和他哥哥宋应升同一年中举。虽然兄弟俩连续落第两届,但作为奉新惟二的举人,他们兄弟俩仍旧承载着整个奉新县的希望……

  然后就一直希望了。

  他兄弟俩一直就不中,最后干脆去以举人当官了。

  他哥哥自杀殉国。

  他晚年在隐居的遗民生涯中凄凉过去……

  “宋兄可曾参加过南都的哭庙?”

  杨信就像拉着个拉杆箱的游客般,走在宋应星身旁,看着他和路上不断遇见的熟人打招呼,然后很是好奇地问道。

  “在下与家兄都参加了,不只是我们,整个白鹿洞书院的所有学生皆随山长一同在南都文庙为李公鸣冤,声讨那陷害忠良的奸臣杨信。”

  宋应星很自豪地说。

  “但李家真抄出几百万。”

  奸臣小心翼翼地说。

  “而且李家还不只是一桩罪行,张家湾百姓总共检举了两百多桩,虽然真假我不太清楚,但抄家当日定兴鹿太公也在当场,他对此也未能反驳,另外李元的确是和闻香教逆党一同押回京城。”

  奸臣试图挽回自己形象。

  “杨兄,自古正邪不两立,李家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诏狱酷刑审讯本身就是错的,若李家真有罪,那也应该交三司会审,锦衣卫诏狱之中谁知那供词如何而来?若他们严刑拷打,修吾公年近七旬,受不了屈打成招,那外面的人如何得知?李家是否有罪不能锦衣卫来定,若三司会审仍旧有罪,那我等自然无话可说,更何况定罪之后紧接着赐死狱中,这难道不是心虚?”

  宋应星义正言辞地说。

  “这倒也是!”

  杨信很心虚地说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