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二零章 我为孔庙流过血!(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扶明灭虏?”

  邹城的城门外,率领大军进攻的王在晋举着望远镜,一脸三观尽毁的表情看着从里面走出的杨信。

  后者一手徐鸿儒的人头,一手拎着那件赭黄袍,后面跟着列队走出的数万教徒,在这些教徒中间还有一辆辆大车,而大车上都是身首异处的死尸,而在杨信背后是一面旌纛,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扶明灭虏,荡寇杀胡,然后跟着一堆敲锣打鼓的……

  “中丞,这算什么事?”

  王在晋旁边一个拎着宝剑的青虫怒道。

  然后一片不满地吵嚷。

  “算什么?算杨义士手刃妖人招降其众!”

  王在晋没好气地说。

  “他一个人斩了徐逆,招降了几万逆党,那我们这几万大军算什么?郭某破家为国,征战竟月难道就为了看他炫耀战功?”

  那人怒道。

  “对呀,兄弟们就等杀贼领赏呢!”

  旁边一名将领愤慨地说。

  “都闭嘴,难道这样不更好?难道你们愿意死伤更多士卒?杨义士公忠体国,辽东之战陛下以锦衣卫千户相授都被其推辞,这可是连陛下都下旨褒奖,你们难道就不能跟杨义士学学?那功劳又少不了你们的,这些日子你们所立过的战功,本官都已经奏明陛下,日后封赏都少不了,何必在此吵嚷,都是有官职功名在身的,如泼妇般成何体统!”

  老王怒斥之。

  他的意思是你们都吵个屁,杨信是可以直接通天的,我难道还为了让你们砍人头下令杀降?然后他找皇上进谗言,那时候你们替我倒霉?现在事已至此只能承认。

  “可这些逆党杀害亚圣之后的罪行就这样算了?”

  那人说道。

  王在晋没搭理他。

  这时候杨信已经到了,这家伙在马上直接把徐鸿儒的人头和那件赭黄袍扔到老王脚下……

  “王中丞,杨某幸不辱命,徐逆首级及僭服在此,后面还有徐逆封的伪丞相等五十余人首级,不过其弟因率军驻峄山不在其中。好在为其裹挟的部下都已经幡然醒悟,只要这些人到峄山下劝说,想来峄山的贼军必然斩其弟首级归降。”

  杨信说道。

  城内的闻香教徒细算就三万,另外两万在峄山,由徐鸿儒的弟弟徐和宇统帅。

  而沈智所部还有两万。

  也就是说闻香教的总兵力目前是七万,既有徐鸿儒从郓城带来的,也有张东白二人在邹滕等地发展的,至于十几万那都是吹的,这年头打仗谁还不吹一下兵力,官军还号称十五万呢,实际上连乡勇加起来不足十万。

  “有劳杨义士了!”

  王在晋笑着说。

  “杨义士,这些人虽然已经投降,但也不能如此草率处置,有哪些是参与杀害孟博士,毁孟府,使亚圣在天之灵不安的,恐怕还得仔细甄别,据我所知杀害孟家满门的,多数都是邹县本地贼党,为查清此事,最好把邹县贼党单独挑出进行甄别!”

  刚才那人说道。

  “动手杀害孟博士的贼人就在这里,已经被斩首了,至于邹城贼首张东白之前就被杨某斩杀,无论元凶还是动手的都伏诛,孟博士在天之灵可以安息,至于那些胁从的,想来以孟夫子之仁,也不会跟他们计较!”

  杨信说道。

  他早就想到这事了。

  孟家被灭之事终究得有个交待。

  但张东白已经死了,再把动手的找出来杀了,这就算打发过去了,至于邹城百姓毁掉孟府,这个战乱之中破家的多了,孟夫子可是讲仁的,总不能为孟家死的那几口杀个几千人吧?

  那孟夫子在天之灵也不安。

  “杨义士,国家自有法律,如何处置他恐怕还不劳杨义士操心,不过郭某倒是很好奇,杨义士是如何凭一张嘴让几万贼党投降?难道杨义士对他们许诺了什么?或者杨义士与他们之前就有交情?郭某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总之郭某对此事颇有些疑惑,郭某也算饱读诗书,可自认也没这种本事,杨义士是如何做到的?”

  那人冷笑道。

  杨信直接走到他跟前。

  “阁下贵姓?”

  他问道。

  “敝人汶上生员郭士奇!”

  那人说道。

  “郭士奇?”

  杨信笑着点了点头。

  突然间他一把抓住郭士奇胸前的衣服,仗着自己比他高半个头,很是凶狠地低头看着他……

  “我为孔庙流过血,你一个生员敢怀疑我?我为保卫大成殿浴血奋战的时候你在哪里?我为保衍圣公满门血染战袍的时候你在哪里?你身为孔夫子信徒,受圣贤教诲,难道就是这样对待圣地的保护者?你对得起身上青袍对得起孔夫子在天之灵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