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壬字卷 第二百一十一节 论政方知英雄略(2/2)

小说:数风流人物 作者:瑞根 更新时间:2022-04-18 11:40:19
  

  今夜冯紫英本来该在宝钗屋里歇,但宝琴却是眉目含情,脸颊也是殷红如晕,显然是情动了。

  宝钗自然不会去和妹妹计较这些,欣然应允:“那相公便去宝琴那边就是。”

  莺儿和龄官也都是听得捂嘴吃吃娇笑。

  不必言冯紫英龙精虎猛,在宝琴身上恣意挞伐,卖力耕耘,却说莺儿陪着宝钗回屋,也是唏嘘感慨。

  “没想到琴姑娘也是这般,显然是爱爷爱得狠了,才会当着奴婢们说这般话。”莺儿脸上红晕未绝,语气也颇是复杂。

  谷受

  “怎么,总归有你一日,不如我便和相公说道,择个好日子便收了你。”宝钗颇为好笑,瞅了一眼自己这个贴身丫鬟:“莫不是看了晴雯收了房,心里有些艳羡了?”

  宝钗和莺儿也是多年主仆,许多言语宝钗未嫁时就不避讳,更别说现在宝钗已作人妇,莺儿这个贴身丫鬟自然也是要跟随一生的,当然也要替莺儿考虑。

  “奴婢哪里会那般狭隘?”莺儿傲娇地摇摇头:“晴雯虽然和奴婢不甚和睦,但她跟了爷那么多年,又是沈大奶奶的身边人,收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奴婢只是感触琴姑娘敢作敢为敢说,若是换了个爷,只怕早就触怒了,但咱们爷却是大度,反而喜欢琴姑娘这般直率,”

  宝钗也是微微颌首,认可莺儿的这个说法。

  宝琴不过是媵,有时候还是有点儿恃宠而骄了,说话也不甚注意。

  像今日这番言语,若是落到外人耳中,保不准就要起些风波,说宝琴胳膊肘往外拐,只知道为娘家谋划,却无视夫家的利益。

  好在紫英并不在意这个,但这等事情却不能不小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是一味如此,久而久之,只怕相公也未必就能一直容忍了。

  “莺儿,宝琴这般不是好事,下来之后我也要说她。”宝钗摇摇头,“相公大度,但却不能视为理所当然,蝌哥儿也大了,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相公帮他一把没什么,但是却不能帮他一辈子,他也需要自己自立起来,宝琴这般做,未必就是真正帮他,男儿缺了在外边独自摔打,反而会影响他成长,”

  莺儿也听得一阵心折,自家姑娘才是当大妇的风范,琴姑娘还是小家子气了一些。

  *******

  接到冯紫英信时,冯唐已经到了洛阳。

  作为主帅,他的速度的确有些慢,但却不得不如此。

  整个东路军十二万大军,实际上是分成四部分逶迤东行的。

  除了刘东旸率领的一万先锋走得比较快外,其余三部都是分阶段从庆阳出发,最后一部从庆阳出发时,刘东旸的先锋已经都过了洛阳,进入开封地界了。

  紧随刘东旸先锋的部队是刘白川率领的三万前部,也走得比较快,刘东旸在开封归德一线休整时,刘白川的三万大军也过了洛阳,抵达荥阳,而这个时候冯唐的六万主力才到渑池。

  十多万大军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刘东旸的先锋主要用处不是打仗,就是沿途安排后勤物资,同时尽快开战情报的对接和搜集,为战事做好前期准备。

  冯唐的主力大军在洛阳整修了三日,准备继续开拔时,接到了儿子的来信。

  信中介绍了朝廷现状和兵部在后勤保障上的一些部署,基本上就那样,不过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冯唐就不在意。

  在山东打仗,冯唐心里还是有些底气的。

  一来是自己老家,二来气候地理状况都还能接受,三来距离北直京师不远,在后勤保障上也更有把握。

  打仗是打什么,就是打后勤保障,冯唐不认为牛继宗就是什么绝世名将,宣府军就真的比西北军能强到哪里去,离开了宣府,在山东这地界上,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冯唐也很想见识见识。

  如果要让他突兀地率军直入南直隶,他可真的有些发憷,但先解决山东,那就要稳妥许多。

  儿子在信中谈及了大沽、榆关和海运状况,京师粮价不断上涨,加上各地流民也在向京师聚集,后勤保障是一大问题,但海运畅通,虽然还无法和漕运那样就能满足北地需求,但是如果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保障军队需要,那还是能做到的。

  有这一点,足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数风流人物,数风流人物最新章节,数风流人物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