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仙台上,一片长久的静默。

  先前,他们只当陆凡那番掀了桌子的言论,是冥冥之中应了当年封神大劫的谶语。

  一介凡夫,竟在无意间道破了圣人最终的抉择,这桩因果,着实玄妙,令人玩味。

  可此刻,随着镜中画面的消散,一种更为悚然的念头,在某些仙人心头悄然升起,并且迅速蔓延开来。

  不对。

  那番话,固然是应了当年碧游宫主的行事。

  可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应在了这陆凡自己的身上?

  他因父母血仇,踏上求仙之路,百折不挠。

  当寻常的道理与规则走不通时,他便选择了最极端,最不讲道理的方式。

  他在西牛贺洲大开杀戒,与整个佛门为敌。

  这不正是他口中那个,被逼到绝境后,奋起一搏,要将桌子掀翻的匹夫么?

  一念及此,众仙再看那空无一物的水镜,眼神就变了。

  凡人何其渺小?

  便是修成了人仙,在这三界之中,也与蝼蚁无异。

  而他要对抗的佛门,又是何等样的存在?

  那早已不是当年封神之末,那个偏居西土、门人稀疏的西方教。

  如今的佛门,是与天庭分庭抗礼,坐拥四大部洲无尽信徒的庞然大物。

  教中佛陀、菩萨、罗汉、金刚,多如恒河沙数,两位教主更是与三清同辈的圣人之尊。

  其实力,便是将如今的阐教与截教合在一处,也未必能稳占上风。

  今日这斩仙台上,之所以会聚集如此多的三界仙神,来审判区区一个陆凡。

  并非是他的罪行当真到了需要这般阵仗的地步。

  而是所有人都存着一份好奇。

  他们都想亲眼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明知对方是佛门的情况下,还敢悍然举起屠刀。

  这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众仙设想过无数种可能。

  或许是这陆凡初出茅庐,在凡间得了些机缘,便自认天下无敌,不知佛门势大,不知天高地厚。

  可这个念头刚一升起,便被他们自己否决了。

  可能么?

  如今的佛门,寺庙遍布四大部洲,佛号传遍穷乡僻壤。

  凡界之中,谁人不知西天灵山,谁人不晓如来佛祖?

  陆凡就算再无知,也不可能对此一无所闻。

  退一万步说,即便他真的不主动去打听。

  那被他所杀的僧侣、所毁的庙宇,那些和尚在临死之前,难道就不会搬出自家后台,报上佛陀菩萨的名号来震慑他么?

  答案是必然的。

  他一定知道!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座何等巍峨,何等不可撼动的大山。

  可他还是去做了。

  没有半分犹豫,没有半分退缩。

  这才是最让众仙感到费解与心惊的地方。

  这不是无知者无畏,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们想不通,究竟是何等样的深仇大恨,又是何等样的执念,才能支撑着一个凡人,去挑战一个连玉帝都要礼让三分的庞然大物。

  他图什么?

  他凭什么?

  他们敬畏的,不是陆凡的实力,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玉石俱焚的血性。

  这种血性,在他们这些安逸了千百年的神仙身上,早已消磨殆尽了。

  而在众仙之中,那些出身截教的仙官神将,心思却又不同。

  他们看着镜中那空旷的雪景,心绪却早已飞回了千年之前,落在了东海之滨的金鳌岛上。

  那时节,碧游宫的钟声总是在晨曦中响起,悠扬绵长。

  他们这些弟子,不论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还是草木精灵、山石成道,都会从各自的洞府中出来,循着钟声,汇聚到宫前的大坪上。

  数以万计的同门,济济一堂,场面何其宏大。

  师尊讲道,从不拘泥于繁文缛节,也不在意你是什么出身跟脚。

  他所讲的,是那包容万象的大道,是那截取一线生机的玄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如今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这陆凡何其幸运。

  他们这些做弟子的,当年在碧游宫听讲,虽沐浴在圣人道法之下,却也只是万千听众中的一员,如在大堂听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最新章节,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