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万斤的粮食入仓,丰收的喜悦是藏不住的。

  但眼下还不是农闲的时候,两千多亩田地再有半月就要开始第二轮种植,所以肥田耽搁不得。

  四处收集的干草枯叶有了去处,大把大把的往田地中堆积,而后燃火烧成飞灰。

  火烧去除一下植物生长时虫豸留下的虫卵,烧过后剩下的草木灰也能补充田地钾肥。

  这火映照了桃源的天空半日,浓烟四起引得好几次亭长来访。

  不过在听说是桃源在肥田后又有张显的薄礼相赠他们也就退去了。

  烧了地的第二天,犁架再次爬上了桃源田垄,几十头耕牛轮番拉着二十多架重犁将火烧残留的草木灰埋进了地里,也松动了微显板结的土地。

  起垄耕地,桃源好不热闹。

  另一边还有一批人也在紧锣密鼓的选种育种。

  下半年张显的规划是大面积铺开南瓜种植,以目前的瓜种数量足够七百亩的田地使用。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用的都还是从【家园农田】出产的南瓜种质,外界田收获的南瓜种他打算只种一亩看看情况。

  【家园农田】产出的南瓜种已经证明了种质并不会退化,但这不能说明外界田的南瓜种也一样。

  甚至于,此时的他还不想外界南瓜田的种质可以随意种植。

  均亩四千多斤的产量,这是什么概念?

  自古王朝周期都有一道红线,那就是五千万人口。

  唐宋以前,但凡任何王朝触及这条红线,那就是改朝换代的下场。

  究其原因根本就是粮食。

  土地产出养不活这么多人,确切的说是百姓手中的土地产出的粮食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所以才会有**频发,流民四起,起义军争先恐后。

  汉朝国祚四百年,其中的关键在于王莽给大汉续了一条命,他相当于西汉的起义军,为东汉转移了矛盾。

  现在,东汉也已经触碰到这条红线了。

  而造成这条红线快速生成的。

  就是那些家中田亩绵延的豪门大族。

  亩产四千斤,这比宋时打破人口红线的占城稻还要恐怖,可以说只要张显能够牢牢把握住南瓜种,这天下任意一处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至于说光吃南瓜会不会对人身体不好?

  拉倒吧!

  饿死,吃南瓜,你选吧。

  再者说,南瓜也并不是只能给人提供养分,不想吃南瓜那就用南瓜换肉,这其中无非就是多了个中间商而已,会造成一些损耗。

  动物吃饱了长肉快=人有肉吃了。

  会做公式就是快。

  七百亩田地种植南瓜这一片地会被重点关注,日夜巡逻是必然的,而且水肥的使用也优先这七百亩。

  余下一千四百多亩则全部双圃制,大豆小米轮种。

  今年酿酒的高粱已经足够了,桃源自产晾晒过的高粱米十万斤,加上之前从真定采购的还未用完,眼下桃源蜀黍储备有十三万斤左右。

  一斤蜀黍两斤兑水酒,这里就是二十六万斤,足够桃源卖上许久了。

  种豆是为了给新田固氮,另外桃源目前的牲口数量也不少了种豆主要也是为了补充牲口的饲料。

  而种小米则是为了搭配南瓜作为日常口粮用的。

  今年的桃源庄户称得上一句没有农闲,上半年几乎全程都在田间地头,夏季粮收成了紧接着就是秋冬季作物的忙碌。

  深夜,小院。

  张显一边泡着脚,一边听着夏侯兰汇报的入库信息。

  “.......”

  “就这些了显哥儿,以现在桃源的粮秣支撑两千多人下半年已经足够,资材亦有三百万钱的结余,下半年如果不像上半年这般大规模采购的话,光靠酒水生意便足够积累千万钱的目标。”

  “另外就是,这几天庄上的鸡鸭还有猪都宰杀供应了出去,显哥儿看要不要再向外采购一些?”

  十五岁的少年郎满脸的成熟,看的张显是一阵恍惚。

  还是人间事磨砺人心,初来时夏侯兰还是个稍显懵懂的小吃货而已。

  “这些天确实累人,鸡鸭倒是不用再采购,庄上足够,猪的话你看看从乡野农户手里购置十来头吧,这些天不是有很多村子都往桃源来倾销货品?从他们那买吧。”张显叹息了一声:“这些时日苦了你跟云弟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最新章节,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