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三十四章 公子的权力(3/3)

小说:秦人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00:25:19
  

  临近黄昏时分,在御史府的官吏纷纷离开。

  屋外已完全入夜了,程邈坐在边上靠着墙角正似睡非睡。

  直到一缕香味飘入鼻中,程邈稍稍睁开眼,眼前多了两个炉子,还有一个穿着内侍衣裳的高瘦老人。

  再是揉了揉眼睛,程邈看清了是公子正在炉子边煮吃食,意识到自己睡着了还很失态,起身道:“公子,臣……”

  扶苏盛了一碗面,递上道:“无妨,先吃点。”

  正是肚子饿的时候,程邈捧着公子递来的碗,看着碗中的面汤,不争气地老脸一红。

  扶苏道:“这是羊肉面,慢点吃。”

  程邈一边吃着一边点头。

  扶苏再问道:“平时,这卷文书我抄录了下来,带回去看,原来的那一卷放回原位了。”

  程邈痛快地吸着面条,不住点头。

  公子用了晚食就离开。

  程邈还在回味这碗羊肉面,独自一人掐灭御史府内的油灯与烛台,这才走到外面,关上了御史府的大门。

  深秋夜里,冷风呼啸而过,大概是吃了那碗羊肉面的缘故,程邈觉得今晚的风都不冷了。

  翌日,扶苏早早就去廷议了,今天廷议说起了修筑长城,以及第二次往北面迁民戍边的大事。

  下午时分,廷议这才结束。

  今天,扶苏没有去御史府,而是回了高泉宫。

  商颜山的挖渠工作有了不小的成效,扶苏正看着章邯让人送来的军报,甚至还说了谁家多生了几个孩子。

  田安脚步匆匆而来,道:“公子,老奴让人去询问了,公子的书信确实送到了张御史府上。”

  一般来说,交给老师张苍的书信第二天早晨就会给回信。

  这一次没有送来回信,多半是真的为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事,忙得无暇他顾。

  扶苏又将商颜山的诸多人事进行了划分,将人手细分,按照现在人们的工作方式以及工序,分成一个个岗位。

  往后他们都是有岗位的家仆,扶苏试着将岗位这个概念,当作一棵种子,种在了商颜山。

  扶苏希望有更多人敬岗爱业,有更多能够在关键时候守住岗位。

  写到一半,扶苏问向正在清理炉子的田安,“我若是想着要所有事都办到最好,是不是太贪心了。”

  田安拿着一块布轻快地擦着炉子,回道:“公子吩咐的事,老奴一定会办到最好的。”

  扶苏无奈一笑,这老人家会错意了。

  也罢……扶苏继续书写着,将细分的岗位一一写下来。

  其实大秦的将士都是极为忠诚的,只不过扶苏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做好他们的工作,未来数年,商颜山会一直很忙。

  这并不是挖了河渠就了事的。

  公子写了三卷竹简,当即就被送出宫,一路送到了商颜山。

  主持修渠的章邯,正坐在河渠边,身后还挂着一张图,这张图所画的正是整条河渠的模样。

  “将军,公子书信。”

  三卷竹简放在了桌案上,章邯将手中的芹菜一口气吃完。

  这一次公子送来的书卷内容有很多,章邯越看越是蹙眉,随后叫了毛亨与叔孙通。

  如果这个时候张苍在这里,说不定三两句话就将公子的嘱咐办好了。

  叔孙通道:“其实这些事也不难办。”

  叔孙通平日里都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位老夫子很是有办法,总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智慧。

  又因为自己的婚事,章邯如今十分依仗他。

  叔孙通道:“安排岗位其实并不难。”

  章邯点头。

  “但要人们爱岗敬业,需要有人去说。”叔孙通缓缓点头,道:“老夫教孩子们读书,可以让孩子们每天说给人们听。”

  章邯道:“夫子所言在理,孩子们都懂得的道理,爹娘不会不懂,也不敢不懂。”

  叔孙通笑着点头。

  “末将这就写下对策,让人交给公子。”

  屋外又传来了孩子们的玩闹声,叔孙通发现这个章邯虽有依仗,但他却也不会对自己这个老夫子听之任之,秦的将领果然不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人的悠闲生活,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秦人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