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

  东湖是饶州一大景观,和芝山并列为文人骚客的两大胜地。

  芝山上有范文正的遗迹,无人敢去放肆。可东湖的遗迹却远在七八百年前,可以任由那些骚客们评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东湖这里留下无数诗篇,但却没有特别出色的,让饶州人引为憾事。

  但此刻他们却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今日这个文会怕是要青史留名了。

  为何?

  就是因为前面的那个少年。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沈安负手走向湖边,缓缓吟哦着:“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好气势!”

  简单几句就描述出了意境,让人不禁眺望远方,遥想当年那些金戈铁马,以及楼台水榭。

  有人要了纸笔在记录,边上围着一群人,但更多的人在看着前方的少年。

  今日要出名篇了!

  谢伟的面色沉凝,状若不屑的看着侧面,好似在观看景致,可耳朵却张开了些。

  沈安缓缓走过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众人只觉得眼前出现了一幅画卷:夕阳下的街巷里,草树横生,看似普通,却曾经是刘寄奴住过的地方。

  刘寄奴就是刘裕,那可是一代豪雄,在东晋君臣偏安的困境下,他的战无不胜就成为了一个奇迹,最后终结了晋朝的也是他。

  最关键的是他建国的国号也是‘宋’。

  这样一位豪雄帝王,在诗词里显得格外的让人怀念。

  大宋缺乏的就是这样的英主,若是有,辽人怕是要颤抖了。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好气势!”

  “好!”

  曾公亮举杯痛饮三杯,然后呼道:“痛快!痛快!”

  沈安走到了湖边,看着水波,吟诵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指的是刘裕的儿子,元嘉帝北伐失败,让人想起了老子英雄儿混蛋的话来。

  这话就是沈安先前说的吧?

  这人竟然说了就作诗,而且契合的这般天衣无缝,让人只能赞叹不已。

  “数十年,望北犹记,烽火河北路。”

  众人只觉得心中一震,不禁都看了过去。

  数十年前的高粱河之战,大宋大败亏输,从此就沦为了南国,只求自保,再无进取之心。

  “可堪回首,杨公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他竟然敢提杨业?!

  杨业当年败亡,有些人罪责难逃,但却因为赵老二的缘故,所以很难追究下去。

  这人提他作甚?

  沈安回身,“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众人或坐或站,有人呆若木鸡,有人一脸感慨,有人面带冷笑……

  这首词开篇气势磅礴,格局大,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了下半阙后,风格陡然一转,悲壮苍凉的气息冲天而起。

  最后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是在自问,也是在质问。

  有人吟哦道:“数十年,望北犹记,烽火河北路……当年国势艰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何日收复旧山河……好词,好词!”

  “好词!”

  终于有人喊了出来!

  “区区少年,竟然能做出这等雄壮苍凉之词,让人感慨不已,大才,大才啊!”

  “有此一首词压阵,今日之聚会当流芳千古,我辈参与其中,何其幸也!”

  “惊才绝艳!老夫今日得了这词,归家定然会谋一醉,梦中遥望北方,梦回数十年前……”

  “……”

  众人纷纷叫好,有人拱手道:“先前却是得罪了,抱歉。”

  “我等有眼无珠,竟然不识大才,惭愧!”

  沈安负手而立,风从湖面吹来,带着水气,吹动了他的青衫。少年看着神态从容,面对这些夸赞也只是微笑而已,不卑不亢。

  好个翩翩少年!

  一个男子说道:“某听闻京城里那位少年独创了题海之法,令太学在省试中一鸣惊人。同样是少年,二位当为一时瑜亮。”

  “那位……那位却也罢了,他弄的那个什么题海就是亵渎学问,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人偶,这样的方式如何能培育出人才来?只怕出来的都是蠢材。”

  有人不屑的道:“那人年未弱冠,只是哗众取宠罢了。那等法子谁想不到?只是不肯、不屑而已,他若是据此为功,当为天下笑柄。”

  “此言差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天下的天才何其少也,大多是平庸之辈,此辈若是深究经义,那也只是缘木求鱼罢了……”

  一群人开始了争执,曾公亮在边上有些傻眼,他看了沈安一眼,心想这是怎么回事?

  你的那个什么题海怎么传到这边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丈夫,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北宋大丈夫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