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303章 死人复活(2/2)

小说:北宋大丈夫 作者:迪巴拉爵士 更新时间:2022-07-07 12:10:11
  

  陈忠珩不知道沈安是发什么疯,“是。”

  “他闹什么?”

  “说见到红袖楼的杨力进了郡王府……”

  卧槽!

  青天白日的,赵祯只觉得一股子寒意袭上身体,那些汗毛都立了起来。

  “杨力不是死了吗?”

  “不对!”

  赵祯突然一拍案几,起身道:“他这是说……红袖楼是赵允弼的?”

  陈忠珩谄笑道:“官家英明。”

  赵祯顾不得管他的谄媚,说道:“空穴不来风,而且他和赵允弼无冤无仇……对了,元旦赐宴时,赵允弼突然讥讽了他……”

  陈忠珩觉得官家脑补的能力实在是强大,竟然……

  所以那句俗话说得好:做的多,错的多。

  欲盖弥彰就是这个意思。

  赵祯沉吟了一下,说道:“元旦赏赐的东西送了吗?”

  陈忠珩摇头道:“官家,还没呢。”

  赵祯淡淡的道:“赵允弼那边的扣一半下来。”

  随后赏赐就被送过去了,据说赵允弼一脸懵逼。

  脑补能力很强大的赵祯给了他一次教训,而他还只能装傻,其中的憋屈真的不足以为外人道。

  轰隆!

  一记炸雷蓦地响起,宫中人都齐齐念佛。

  赵祯也有些变色。

  他的老爹真宗当年耗费巨资……真是巨资,修建了几乎能和阿房宫媲美的玉清昭应宫,然后被一记炸雷给烧没了。

  千万别再来一次啊!

  他有些心悸。

  而沈安也听到了雷声。

  国子监里,那些依旧在回味着长假的学生们在上开学第一课。

  “明年的科举,你等肯定是要去的,能中几个不好说,也不强求,努力就好。”

  这是一次机会,国子监上下都不想错过。

  而正如后世的高三一样,今年国子监的课业会非常紧张。

  国子监和太学一合拢,学生们全都挤进了太学里。

  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紧张或是期盼,读书读书,盼望的就是做官。

  千里赶考只为做官,十年寒窗只为做官……

  这是人性,谁都不能免俗。

  “……科举有论,题目不一。咱们不能猜,也猜不中,这就要求你等在平时多琢磨,多学习……”

  开学第一课自然是教导。

  说完了之后,沈安就准备闪人了。

  因为红袖楼的事儿,这个年都没过安生,他准备回家补觉去。

  这天气还冷,躺床上盖上被子,耳边听着外面隐隐约约的声音睡回笼觉,那感觉……真的和神仙差不离了。

  有学生举手,沈安指指他。

  “待诏,听闻您去了府州杀敌,敢问待诏,大宋打得过西夏吗?”

  我去!提这个问题是想作死啊!

  沈安一看竟然是苏晏,这才忍住了火气。

  这苏晏就是个老实的,在国子监有名的呆子。

  “胜负……许多时候吧,胜负不在于沙场,而在于朝堂。”

  沈安觉得扯武力值的话,目前很难。

  所以他转向了朝堂。

  “大宋不差武备,军中的兵器大多精良,可差在哪呢?差在当兵的被人看不起。”

  他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说一说,但却不能说的太深,否则就会引发争执。

  “此次我在府州参与征战,亲眼所见将士们的悍勇,那当真是悍不畏死,没有这等勇士,大宋永不会有安宁。”

  他面色沉凝,“可这样的勇士却被弃之如敝履,比之小贩都不如,见人低一等,这样去歧视他们,此后可还有人来为国捐躯?”

  “有的吧?”

  这时有学生嘀咕了一声,却被沈安听到了。

  他冷冷的道:“这就好比你花钱养着不认识的一家子,那一家子吃喝不愁就该感恩了吧?没有,反而是冷眼相待,喝骂不休,甚至还会拳打脚踢……你可还愿养着他们?”

  学生们低下头去,沈安说道:“别以为这个例子不恰当,在我看来,很恰当!”

  “那些人捐躯为国毫不犹豫,他们的付出就是在保护你们,包括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长此以往,谁愿意去为了你们卖命?不砍死你们都算是你们的祖上积德了!”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一直在下滑,从开国时的骄兵悍将,到后面的虾兵蟹将,歧视和防备武人起到了最决定性的作用。

  宁可亡国,宁可吃败仗也要盯着武人,这个执念是哪来的?

  唐末时到后面的军阀混战引发的。

  武人在这个时期里的形象真的不好,非常的不好。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毫无忠义可言。

  而且残暴也成了武人的代名词。更有那些谋逆背主的,简直多不胜数。

  一句话,武人把千年以来积累的好名声,在唐末到宋初这个时间段里全败光了。

  这就是个死结,不解开的话,大宋的未来就没有光明。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丈夫,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北宋大丈夫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