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 第1711章 没钱(1/2)

小说:北宋大丈夫 作者:迪巴拉爵士 更新时间:2022-07-07 12:10:11
  x,最快更新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

  这几日汴梁城中最热门的事儿有两个,第一个是当朝宰辅包拯的读书笔记被沈安给印了出来,以三文钱一卷的出血价售卖,一时间汴梁纸贵。

  第二件事就是包公断案的故事和说书人的出现。

  包公断案的出现让说书先生成为了一个新兴职业,而且炙手可热。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陈忠珩在抑扬顿挫的吟诵着。

  “……说甚龙争虎斗。”

  赵曙和高滔滔在喝茶,听到这首西江月,都不禁陷入了那种意境之中。

  “好!”

  高滔滔忍不住赞道:“臣妾以往总觉得那沈安太过年轻了些,就怕不够稳重,听听这个,非阅历足够,哪里能写得出来。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官家,他是邙山一脉,这说的就是自己呢!”

  赵曙点头,“邙山上全是坟墓,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无所不有,重重叠叠的压着,帝王也被压着,再无后人来祭奠,成了荒丘,感慨颇深呐!”

  陈忠珩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幻想了一下好基友年少时在古墓中间踱步读书的场景,不禁觉得很有高人风范。

  高滔滔抿嘴一笑,“臣妾可不管什么,只管以后和您在一起,不论生死。”

  这是最动人的情话,赵曙看向妻子的目光中就多了温柔。

  大部分情况下,帝后二人多半是帝王先翘脚,随后是皇后。按照规矩,在帝王下葬后,陵寝多半会留个口子,等皇后也翘脚后,再送进去合葬。最后关上口子,帝后从此陷入漫长的黑暗之中……

  赵曙和高滔滔是青梅竹马,堪称是从一而终。

  此刻两人想起多年来的情义,那气氛……

  “圣人……”

  就在帝后之间含情脉脉的时候,飞燕用一种欢喜的姿态击破了他们之间的这份美好。

  赵曙看着冲进来的飞燕,不禁觉得刚才生出的念头很无趣。

  哎!

  帝王做到这等地步,真的无趣啊!

  “圣人,那个书来了。”

  飞燕没发现赵曙眼中的了无生趣,握着一本书冲了进来。

  “哦!拿来我看看。”高滔滔起身接过这本书,放开一看,“官家,是包公断案呢!”

  赵曙的满腔热情全化为乌有,没好气的道:“包拯不是断案的官,这是杜撰出来的!”

  高滔滔嗔了他一眼,“包拯不能断案,可他能指点断案的官员呢!”

  好吧,女人总是有办法来给自己喜欢的事物填补漏洞。

  “看看,包拯在家就这般聪慧,官家,怪不得先帝能容忍他喷口水呢!”

  高滔滔喜滋滋的看着包公断案的手抄本,赵曙嘟囔道:“都是沈安糊弄出来的东西。”

  “官家您看,这是包拯知端州时审的案!”

  赵曙满头黑线,“知州不审案,否则要通判来作甚?”

  高滔滔白了他一眼,“可包拯也能指点通判断案呢!”

  “我没法和你讲道理!”

  赵曙气咻咻的走了。

  他出去溜达了一圈后,突然觉得这事儿自己有些小气了,很是好笑。

  但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于是他一路去了政事堂。

  官家来政事堂不是大事,一路上遇到的官吏也不敢去报信,就怕赵曙是来查探情况的。

  “希仁,你竟然会断案?”

  韩琦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快活,大概是寻到了乐子的那种情绪。

  “老夫怎么不会断案了?”包拯的声音中也带着喜气。

  这一家伙沈安就为他出手两次,把欧阳修抽的晕头转向的,据闻回家就托病不出,说是至少要养病十日。

  “那你说说,你在坐镇开封府时断过什么案子?”

  赵曙听到这个就摇头,觉得韩琦就这一点不好,经常咄咄逼人。

  “老夫在开封府时也断过案,那次……”

  包拯一通说,可说来说去,也只是间接断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上官不能轻易去侵占下属的职责,否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虽然都是杜撰,不过希仁,沈安那小子竟然能写出这等吸引人的东西,可否让他为老夫……你懂的吧。”

  韩琦也想让沈安为自己操刀弄一本类似的书。

  这个就和后世的自传一样,开始只是名人,后来大伙儿一看,咦,这留一本自传不但有钱,还能流芳百世,那还等什么?

  可无数自传最终湮灭无闻,成为废纸,只有极少数一生过的精彩,自传也写得精彩的人,才能流芳百世。

  韩琦就是这样,觉得自己也该弄一本这个。

  “韩相你……断过案子?”

  “断过。”这个韩琦真不是吹嘘,随后就举例说明,竟然比包拯还有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丈夫,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北宋大丈夫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