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73章 六部重臣们(1/2)

小说: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时间:2025-04-29 09:30:59
  部议,就是内阁和六部议政。

  在唐宋设有宰相办公场所的时候,国家重要决策是在政事堂或者中书门下这样的宰相机关进行的。

  明代废中书省后,到了要重臣议事的时候,反而宰相要去六部参议。

  这也是明代中后期,内阁和六部之间的争斗越来越多的隐因。

  内阁有宰相之实,却没有宰相之名,还需要承担宰相的义务。

  当然,话还是那句话,任何政治制度最后还是要看执行的人。

  隆庆朝内阁人才济济,现在的内阁还是能压住六部的,高拱兼任吏部,张居正领户部,赵贞吉领礼部,三个阁老分别兼着上三部的事务,兵部工部刑部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只是这部议叫上自己?

  我苏泽?参加部议?

  自己一个区区詹事府左赞善,从六品的小官,凭什么参加部议啊?

  负责传令的,是内阁的中书舍人郭准,见到这个年轻的官员,苏泽却没有怠慢。

  明代的中书舍人和前朝不一样,虽称天子近臣,帮助皇帝起草诏书,但是重要性已经和唐宋那种被视之为储相的两制学士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因为到了明代,朝堂的政治制度逐渐成熟,文才不再成为决定大臣前途的唯一标准,而公文也逐渐走向实用化,这也让起草诏书的重要性大大降低。

  文学在行政系统中的重要性下降,而皇帝的顾问机关变成了内阁和司礼监,你中书舍人就算是皇帝近臣,你要参与国策?

  你看内阁学士和司礼监秉笔锤不锤你?

  不仅仅是地位,中书舍人的学历也在下降。

  中书舍人的门槛不高,进士、举人、恩荫,只要通过专门的书法考试,就可以担任此职位。

  成化年,还有进士担任中书舍人。

  但是到了嘉隆时期,进士已经不肯去当了。

  现在大明官场已经形成了升迁惯例,进士前列都是去卷翰林院了,考得靠后的也要去卷一卷科道,谁还去当什么中书舍人?

  如今的中书舍人,很多都是恩荫官,也就是重臣家的子弟担任。

  当然,中书舍人之间亦有高下,中书舍人又分为中书科舍人,两房舍人和两殿舍人。

  中书科舍人,是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的,地位最高。

  两房舍人,是帮助内阁整理票拟文书的中书舍人,次之

  而两殿舍人,则是武英殿舍人和文华殿舍人,这是负责抄写皇家图书,给皇家机构打杂的,地位最次,苏泽的报馆和史馆里,就有一些负责文书工作的中书舍人。

  能安排在两房,给内阁辅臣打杂的中书舍人,背景应该不一般。

  苏泽接下了差事,送走了中书舍人郭准,迎来了沈一贯羡慕的眼神。

  “子霖兄!内阁让你列席部议!”

  不就是去兵部开会吗?我的奏疏还能强制执行呢,苏泽对参加兵部部议兴致缺缺。

  但是沈一贯却激动起来,他继续说道:

  “是啊,《平戎策》是你首倡的,阁部大臣肯定要听一听你的建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