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52章 贡监(1/2)

小说: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时间:2025-04-29 09:30:59
  沈一贯看着两人在做谜语人,恨不得将这里两个谜语人叉出去。

  罗万化倒是已经习惯了,反正苏泽交代他做什么就是什么了。

  在场的人中,只有徐渭明白了苏泽和沈鲤交换了什么。

  徐渭久试不中,所以也研究过入监的路子。

  国子监入学有四种生员,分别是举监、贡监、荫监、例监。

  举监是指参加京师会试落选举人,复由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者。

  贡监则是地方上的县学州学,推荐优秀的人才去京师和南京的国子监读书。

  荫监则是权门子弟,在父辈的恩荫下入学。

  例监就是买监生名额了,在朝廷有事,财用不足,平民纳粟于官府后,特许其子弟入监学习的。

  这其中,举监是最有才学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有会试资格的举人,入监就是为了找个地方复习读书,准备下一次的会试。

  荫监和例监就是纨绔子弟,国子监的学风就是他们败坏的。

  这贡监就有点不上不下了。

  贡监的本意是好的,是地方上挑选优秀人才去国子监,享受更好的教育。

  可是随着国子监的教学能力日益衰退,而地方上的书院和私塾兴起,那些有志向的读书人,也都不愿意入国子监了。

  贡监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孝宗时期,又于各府州县常贡之外,每三、五年再行选贡一名,这又导致了贡监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

  到了今日,地方上送来的贡监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州学县学资历老的廪生,他们对科举绝望,试图通过国子监踏入仕途。

  一种是州学县学中的穷学生,因为地方财政的恶化,很多地方的州学县学无法保证教学和基本的伙食费,这些穷学生选择到两京的国子监入学,好歹这里能吃饱饭,也算是有一点教学资源。

  至于县学州学中有钱人家的子弟,人家早就不在县学州学上学了,也看不上那点补助,要么去书院上课,要么筵请名师去家里教学,明代中期以后州学县学日益凋敝,而书院日盛。

  贡监大概就这样的情况,沈鲤愿意用自己的时间,给贡监中优秀的穷困读书人讲课,这已经是相当无私的官员了。

  而沈鲤向苏泽开口,是要请苏泽帮着他解决这些贡监生考籍的问题。

  举监本来就是举人,所以他们直接参加下一次的会试就行了。

  荫监和例监本来就是混日子的,没有参加科举的需求。

  但是贡监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般都只是秀才,科举还要参加家乡的乡试,也就是考取举人功名的考试。

  乡试是要返回自己原籍的省城考试的,这就给贡监生们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如果是京师附近的省份还好,大不了舟车劳顿一下,可如果是比较远的省份,比如四川两广之类的,那可就遭了老罪了。

  以大明的交通条件,一来一去赶考下来,小命就送了半条,能不能好好参加乡试都难说。

  考中了继续返回京师参加会试,如果考不中再回来坐监,一来一去就是以年为计。

  这对于这些本来就科举不顺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无尽的折磨。

  但实际上,这种舟车劳顿之苦,是可以避免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