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确实很惊喜。

  就连李承乾自己也没想到,二凤竟然会选择套用他的新政。

  这里面的象征意义,要更加大于实际意义。

  李世民这么做,几乎是在像所有人宣布,他对于太子新政的支持,也意味着对于太子正统之位的支持。

  旁人看来,这次的新政,很有可能就是陛下跟太子都已经商量好的,现在辽东进行,然后蔓延到大唐。

  “还真是个好消息。”

  李承乾表示了肯定。

  李德謇略微迟疑后说道:“陛下这般做,想来对于殿下还是很认可的。”

  “或许拿下百济后,便可返回大唐了。”

  李承乾不可能一直待在辽东的,等到一统海东,自然还是要返回大唐。

  否则偏安一偶,这大唐皇帝位,还要不要了。

  真要拖到二凤驾崩,那还不知道多少年了,况且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等拿下百济再说吧。”

  李承乾跳过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据说百济联合倭国,似乎是答应了倭国那边不少条件,请倭国出动了数百艘战船,要对沿海一带进行骚扰。”

  “眼下我打算操练一批水军,如今新罗那边,已然是稳定得差不多了,我需要找个人接替苏将军,你觉得该让谁去。”

  苏定方是个全能型选手,不仅是陆战,历史上水战也是很有天赋。

  在唐高宗时期,没百济的战役中,苏定方率领水军渡海作战,成功登陆并击败百济军队,为唐朝征服百济、扩大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立下汗马功劳,展现出了出色的水陆两栖作战指挥能力。

  这次操练水军的事情,李承乾思来想去,还是交给苏定方来干。

  能者多劳是一方面。

  更多的方面,是现在李承乾麾下缺乏优秀且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裴行俭,薛仁贵这等名将,毕竟还是没完全的成长起来。

  “我认为,或许可以让贺兰楚石去。”

  李德謇说出了自己的人选。

  李承乾微微皱眉:“为什么是他。”

  对于贺兰楚石,没杀已经算是恩德了,还把新罗交给他,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德謇无奈道:“贺兰楚石在东宫任职多年,经验丰富,眼下练兵的练兵,备战的备战,算来算去,也没有比他更为适合的了。”

  李承乾眉头舒展开来。

  这话倒是没错。

  贺兰楚石治理地方不行,军事管理也不行,但终究是为官多年,在政治斗争这块,也是有经验的。

  “好,就让他去吧。”

  新罗如今更多的问题,是对于贵族的镇压,权力的争斗,尽量平稳的进行过渡。

  这方面,贺兰楚石是能干的。

  眼下新罗,因为没有经过高丽那样的武力扫荡,大的风浪没有,小的麻烦还是很多的。

  这就需要足够的人手跟时间去做。

  另一边。

  贺兰楚石得到消息后,欣喜若狂。

  这些日子,他基本赋闲在家,因为丈人被抓走之后,太子对他的冷落越发明显了。

  这让他一直都感到很是不安。

  如今有了新的任命,心里头顿时就安稳许多。

  “太子还是在乎我的。”

  贺兰楚石新心中,很快就为自己先前对太子的误会感到羞愧。

  想来是因为自己治理地方跟操练军队的能力不行。

  现在有了用武之地,太子立即就想到自己了。

  四月末。

  百济这边的王太子扶余隆,带着一众麾从,终于是赶到了长安。

  望着偌大的长安城门,坚固高耸伟岸的城墙。

  此刻扶余隆终于意识到,百济跟大唐的差距有多大。

  “这般大的城墙,看不见半点缝隙,犹如是一整块巨石,当真是巧夺天工。”

  扶余隆下意识的发出感叹。

  这是因为如今的长安城墙,已经在李世民的吩咐下,全部都铺上了一层水泥。

  所以咋一看到,不明白的人,会以为整个长安城墙都是块巨大的石头雕刻出来。

  “哪里来的土包子。”

  路过的长安商人正好是听到了这句哈,不由是嗤笑道。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