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太子看重,随便给个什么官职,就是祖坟冒青烟。

  当身份阶级相差太大时,随便一点施舍,就得要感恩戴德。

  ——

  相比起李承乾的悠闲,魏王那边可就是真的忙起来了。

  第二天就赶到了城外的折冲府,去接管兵部分配给自己的府兵。

  乌泱泱一大片人,不仅是魏王,还包括了大量的世家人员。

  他们的事情可不少,要把这些府兵进行替换,安排世家的精锐进去。

  这些所谓的精锐,实际上就是世家子弟兵,从小就习练武艺的那种,可不是什么普通货色。

  五姓七望,每家出几百人,凑出数千人来,这可是真正的战兵了。

  魏王如何不得意,按照理论上来说,这几千精锐,可相当于上万兵马。

  也就是骑兵有所限制,否则五姓七望能直接合力打造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来。

  “太子拿什么跟我斗。”

  骑在马上的魏王李泰,意气风发,颇为豪气的说出了这句话。

  魏王这次动静闹得挺大,声势很足。

  还有诗人为其写诗,几天的时间,就在长安城流传颇广,尤其是平康坊,更是不断传唱。

  东宫内,内侍文忠向太子禀告着最近的消息。

  “据说那诗都传到陛下那边去了,陛下看了后很是高兴,还对那诗人给予了不少赏赐。”

  “魏王在芙蓉园举办了盛大的诗词歌会,邀请数百名学子参加,连大儒都去了不少。”

  内侍文忠说完,便拿出一张纸上,交给太子。

  这上面写着的,正是在歌颂魏王的那首诗。

  将军行:

  霜刃映寒月,铁马嘶边风。将军披战甲,号令震云空。

  战旗扬荒野,剑指敌阵中。三军随其后,气势贯长虹。

  征程千里远,壮志破苍穹。胡尘渐欲散,威名震西东。

  李承乾看完后笑道:“写得还不错,挺应景的。”

  别人都是半场开香槟,到了魏王这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魏王把高丽灭国了呢。

  到了现在,二凤的想法已经很明显了,玩的就是祖父李渊那一套。

  就跟当初太子李建成那样,利用宫斗消耗世家的实力。

  追根溯源的话,还能扯到隋朝去。

  当初隋炀帝三征高丽,用的主力就是世家的兵马,强行征召消耗在战场上。

  如今魏王这边的情况,跟当初何其相似。

  二凤如今的,算是升级版。

  其实在帝王权谋这块,二凤还是能有能力的,看似他在不断对魏王偏袒,僭越。

  实际上魏王不管怎么出风头,也不可能得到太子之位,哪怕是魏王真的依靠世家的力量,把高丽拿下了。

  就像是当年的李渊那样,军功再高,也不会有废太子的想法。

  魏王能走的路,只能是像二凤曾经那样,再次发动玄武门之变,才能绝地求生,逆风翻盘。

  可惜历史上的李承乾运气不好,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没能走到这步,再现曾经兄弟厮杀的剧情,就已经谋反被发现了。

  然而现在的李承乾,还会让魏王有这个机会吗。

  内侍文忠建议道:“殿下,要不要奴婢去找些诗人,也为殿下写几首诗词,博些名声。”

  “奴婢知道殿下不在乎这些,然多少也是有几分用处的。”

  李承乾摇头道:“诗词歌赋,小道尔,找诗人什么的,就没必要了。”

  “这里距离崔凤珠那边的婚姻之日临近,你多去准备准备,把这个婚事操办好了,现在他们也算是孤东宫的人。”

  “还有狄知逊那边,最近可是有所收获,让金吾卫配合他们,尽快把真凶找出来,不要畏畏缩缩的,强硬一些。”

  “大理寺那边,贺兰楚石也关了不少时日了,去跟侯君集打个招呼,把人放了吧。”

  李承乾对诗词没什么想法,真要写诗词,也不需要去诗人。

  李白杜甫可还要几十年后才出生了。

  直接丢出唐诗三百首,就问如今的大唐诗坛,谁能阻挡。

  ps:更得有些晚,好歹写完了,求一手月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