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可惜的是,三次出征,并未将高丽亡国。

  “陛下.”

  褚遂良还想继续劝说,被李世民直接打断了。

  “够了!”

  “朕不打高丽,难道要把打高丽的事情留给太子去做吗。”

  “还是尔等认为,朕驾崩之后,太子会听从尔等的劝谏?”

  李世民直接把太子拿出来顶锅。

  至少这个时候来说,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朝堂群臣,都是没有要废立太子的想法。

  拿魏王跟太子打擂台这样的事情,于古往今来之王朝,亦是屡见不鲜,很是正常。

  这么一说,魏征和褚遂良,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这才反应过来。

  是啊,太子天天喊着打高丽,现在还有陛下在前边,若继位后,谁拦得住?

  李承乾在这个时候,给李世民来了一计神助攻。

  缓缓开口,语气坚持道:“我若即位,下的第一道诏敕,便是征伐高丽。”

  这么一说,群臣缄默无言。

  太子这般强硬,肯定是听不进他们的劝谏的。

  总不能跟隋朝那样,二世而亡吧。

  况且太子又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相比起来,陛下军功盖世,战功赫赫,大半个大唐天下,都是陛下打出来的。

  让陛下去打高丽,怎么着也比太子去打高丽好。

  即便是败,也不会败得太过厉害。

  李世民语气也软了下来,看了眼李承乾说道:“趁着朕还有把力气,骑得马,开得弓,便把这高丽之事在朕的手里解决吧。”

  如此一唱一和,群臣也没有了反驳的根基。

  只能无奈称是。

  李世民眉开眼笑的看向太子。

  眼神的意思尤为明显。

  看吧,还是要你老子我出马,这才能把事情定下来。

  李承乾瘪了瘪嘴,扭过头不看二凤。

  要不是我这个辅助,你能借此把群臣压下?

  事情定下,褚遂良也转变了说法,提议道:“陛下,如今高丽尚且在名义上臣服,我大唐贸然攻之,师出无名。”

  “因而建议先行派遣使臣前往高丽,令其向我大唐称臣纳贡,归还隋末之际,趁机侵占的土地和城池,掠夺之中原百姓。”

  “如若其听从我大唐诏令,归还土地城池,掠夺人口,如此也可避免战争。”

  “若其执迷不悟,抗命不尊,顽固挑衅,自我大唐出师有名,收复失地,壮我声威。”

  风口转变,魏征思索一番也建议道:“我大唐水师久未经战,此番若征讨高丽,当水陆并进,形成以夹击之势。”

  “臣建议,操练水师,海上军演,一来可震慑他国,二来亦是能维护海上贸易之安危。”

  “且那倭国,为海外岛国,精通水战,若两国交谈,当展现我大唐水师之威慑,让其了解双方差距,使其臣服。”

  李世民点点头:“诸卿说得在理,操练将士,备战以先,为取胜之道。”

  “各地粮草也当先行筹备调动,以供大军所需。”

  李承乾微微眯起眼睛,这话聊得,感情打高丽跟自己没关系了吧。

  当下拱手道:“父皇,那高丽狼子野心,必然不肯乖乖臣服。”

  “若征战高丽,我当领兵前往,让那高丽知晓我大唐威风。”

  魏征跳出来反对道:“太子千金之躯,坐不垂堂”

  李承乾质问道:“难道我大唐天下,是坐在家中得来的吗,还是你魏公觉得孤的长弓不准否?”

  魏征想起当日太子箭射铜钱,顿时不知怎么反驳了。

  李世民道:“既然太子有领兵之心,也是好事,行军打仗,太子还未曾参与过,暂先领五府之兵操练筹备吧。”

  李世民也知道太子的想法,想要得些军功,但他内心其实并不怎么看好太子。

  毕竟这么多年,太子从未参与过战事,即便个人武力卓越,然领兵作战,又能好到哪去。

  这次打高丽,李世民没打算让太子当主帅,给些兵马去见识下战争的残酷也是好事。

  “谢父皇。”李承乾这回算是落了心。

  不过李世民紧接着又道:“既是海上也要作战,魏王领扬州兵马大都督,亦是需协同,便也领五府之兵,筹备操练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