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呲!

  李承乾没忍住,一下子笑出声来,顿时把朝廷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李承乾这一笑,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倭国使臣脸上的自得之色僵住,眼神中露出一丝恼怒和不解。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看向李承乾,眼神中带着询问之意。

  李承乾轻咳一声,拱手说道:“父皇,我失态了。只是这倭国使臣所言,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李泰趁机说道:“大兄,在朝堂之上如此失态,实在不妥。倭国使臣远道而来,我们当以礼相待,不可轻视。”

  李承乾瞥了李泰一眼,说道:“四弟,我并非轻视倭国使臣。”

  “只是他们吹嘘太过,实在让人难以认同。”

  “倭国之地,不过弹丸小国,岂能与我大唐相提并论?”

  “他们的工匠技艺、武士勇猛、百姓聪慧,在我大唐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他们的君主以天为兄、以日为弟,更是荒谬之极。”

  倭国使臣听了李承乾的话,脸色涨得通红,连忙说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吾国虽小,但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特色。”

  “我国的工匠技艺精湛,制作的器物精美绝伦,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国的武士勇猛无畏,保疆土安宁,也是有目共睹。”

  “我国的百姓勤劳聪慧,国家繁荣昌盛,更是不容置疑。”

  “吾国之君主,以天为兄、以日为弟,这是我们的信仰和传统,并非荒谬之谈。”

  李承乾冷笑一声,说道:“哼,你们的器物精美绝伦?”

  “在我大唐看来,不过是些粗糙之物。你们的武士勇猛无畏?在我大唐的铁骑面前,又能抵挡几何?”

  “你们的百姓勤劳聪慧?在我大唐的盛世之下,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你们的君主以天为兄、以日为弟,更是可笑之极。”

  “这天下只有我大唐皇帝才是天子,受命于天,统治万民。”

  “你们倭国君主,不过是一方小国之主,竟敢妄称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对于倭国,李承乾有着天生的厌恶。

  李承乾深知倭国在后世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伤痛。

  那一次次的侵略,那残忍的暴行,那无数同胞的血泪,都如同一把把利刃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即便如今身处大唐,历史的轨迹尚未走到那悲惨时刻,但他对倭国的警惕和厌恶却早已深入骨髓。

  倭国总是野心勃勃,妄图以小博大,觊觎着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和财富。

  他们的虚伪、贪婪和残忍,让李承乾无法对他们有丝毫的好感。

  这个弹丸小国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像饿狼一般扑向大唐。

  况且现在的倭国,还不是大唐的迷弟。

  贞观四年初次建交后,李世民派遣新州刺史高表仁回访倭国。

  倭国虽很重视,派遣了三十二艘披红的大船出海迎接,并在岸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但在递交国书时,倭国方面拒绝倭国国王走下御座向北而拜,只接受两国以平等的理解建立外交关系。

  撮尔小国,也敢同大唐相提并论?

  高表仁当即要求倭国遵循藩属国的礼节,向大唐称臣。

  双方僵持不下,高表仁最终撕毁国书,拒绝和谈并独自回国。

  历史上,一直到唐高宗时期,龙朔三年,白江口之战。

  唐朝、新罗联军胜利,倭国、百济惨败后,这才认识到大唐的强大,逐渐成为大唐迷弟。

  至于现在,没有挨打过的倭国,可是嚣张得很啊。

  倭国使臣被李承乾说得哑口无言,满脸涨红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此时,朝堂上一片寂静,众臣心中各有思量。

  武官对李承乾的强硬态度暗自点头,认为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

  而文官大臣则担忧此举可能会引起外交上的麻烦。

  对于倭国使臣的说辞,因为两国相距遥远,消息闭塞,加之倭国使臣这般自信,其实还是有不少人相信的。

  “太子殿下仅凭臆想便如此贬低吾国,实在有失偏颇。吾国虽未有大唐之辽阔,却也有独特之处,并非如太子殿下所言那般不堪。”

  倭国使臣眼神中很是不服气。

  李承乾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带着挑衅,朗声道:“你既言倭国并非如本太子所言那般不堪,那好。明年我大唐即将挥师攻打高丽,不知你倭国可敢派兵协助?”

  ps:日万第二天,求月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