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是跟李世民一个路子,逼宫!

  然而这一切被东宫的一个小人物王晊,听到了,更不幸的是,他还是李世民的卧底。

  所以,这个计划没有成功,反倒成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一个导火索。

  话说回来,无论李世民的是“玄武门之变”,还是李建成的“昆明池政变”,都是置对方与死地。

  而最悲剧的是高祖李渊了,无论谁成功,他都被儿子赶下台。

  从这个角度来看,谋反继位,还真就是大唐的祖宗之法。

  这也是李世民在杀掉太子李建成跟齐王李元吉后,李渊最终没有对李世民出手的原因之一。

  毕竟儿子们都一个样,哪怕是除掉李世民,再换个儿子,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心灰意冷之下,李渊干脆放手了,任由李世民当了太子,把朝堂大权都交给他。

  实际上李渊是有能力除掉李世民的,虽说李世民功劳很大,得到了军中将领的拥护,但长安城内,也不过只有八百卫士。

  若李渊狠心杀子,随便调动几千兵马围了秦王府,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这就是李家人的特点了,杀得厉害,却又很注重亲情。

  一如现在的李世民,何尝不是如此。

  阴弘智的功劳,则是在当时站出来,向李渊揭露了太子李建成等人昆明池政变的阴谋。

  这也使得原本要领兵平乱的李元吉,因此被李渊取消了统兵权,救下了李世民麾下,原本要被坑死的大将们。

  这个时候,李泰感觉到非常憋屈。

  他想尽办法要打击太子的计划,反而是成全了太子。

  他看到,父皇看向太子的眼神中,很是满意跟愧疚。

  再想要从谋反这块去打击太子,可就不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在纥干承基这件事上,太子竟然隐藏如此之深。

  李泰瞧了一眼纥干诺,原本他也猜测过是不是太子特意派过来的卧底,现在看来,这分明是太子用来拨动此事的棋子。

  当事情全部展开后,李泰就明白,不仅是自己,包括房玄龄,都遭到了太子的算计。

  在太子拿到纥干承基跟齐王来往的书信,赐死纥干承基的同时,这个局就已经在谋划了。

  不,可能更早,甚至纥干承基跟齐王的来往,说不定太子早就知道了。

  原本李泰想的是,哪怕不能废掉太子上位,也至少能让父皇对太子有所猜忌,可现在这样,全都泡汤了。

  父皇心中,必然对太子可能猜忌荡然无存。

  连自己被刺杀这样的事情,也完全让齐王李佑成了挡箭牌。

  李泰听完太子的话后,甚至自己都觉得,纥干承基刺杀自己,就是齐王在暗中挑拨。

  齐王是有这个需要跟动机的,目的也很明显。

  但他清楚,肯定是太子干的。

  然纥干承基已死,死无对证,已经完全没有了办法。

  到时候,就算是齐王不承认也没用,父皇对其已经完全没有信任。

  只会觉得其临死前,还想要闹上一番。

  殿外,李安俨紧绷的神经,终于是放松了下来,一直搭在剑柄上的手也放下,手心已然满是汗水,后背都有些湿透了。

  一直在门口偷听殿内的动静,大致的情况,还是听明白了,这几次反转,让他心跳加速。

  难怪杜荷说让他放心,太子自有应对之策,原来竟是这般。

  谋反的人,竟然是齐王,而不是太子。

  同时,李安俨也对太子印象大改,这等谋划算计,简直让人目眩神迷。

  哪怕对房谋杜断加在一起,也毫无逊色。

  如此太子,何愁大事不成。

  “大哥?”

  李安俨旁边心腹有些疑惑的低声问了一句。

  毕竟这次临时换岗,是李安俨进行的安排。

  他们虽然不知道太子谋反的事情,但也隐约察觉到可能有大事发生。

  李安俨可是在殿外偷听,旁边的心腹都看着的。

  “无事,好生当值。”

  “是。”

  不多时,张阿难也从东宫返回。

  同时手上还有一沓书信,足足有十多封。

  李世民面色难看的接过书信翻阅起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