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成了东宫旅帅,在这东宫里,几乎是垫底的官职。

  陈云超随后给薛仁贵解释了讲武堂的事情,原本有些沮丧的薛仁贵,顿时兴高采烈起来。

  彼时的薛仁贵,还保持着几分懵懂和天真,虽然已经二十八岁,但上半辈子都是在乡下务农度日。

  如今突然进了东宫这般地方,整个人迷糊得很。

  “孤派人把你妻儿接来,还想带哪些人,你可以跟云超说。”

  “后宅那边,孤会赏赐你一套宅院。”

  李承乾随手就把薛仁贵的琐事给安排了,比起那等乡下小地方,东宫这边的环境自然更为舒适。

  而且也能免除了薛仁贵的后顾之忧,全心全力为自己效力。

  二凤的时代过去后,能够担起大唐军队的出名将领,就这么几个,再怎么厚待都不算过。

  “谢太子恩典。”

  薛仁贵当即跪在地上行大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知遇之恩了。

  在薛仁贵脑海里回荡着一句话。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李承乾摆摆手,让薛仁贵起身,对于他的感受很清楚。

  锦上添花,哪里比得过雪中送炭。

  这就好像在后世,原本生活贫困的你,突然得遇贵人,给你豪车别墅,高薪工作,心里就只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讲武堂名额这种小事,对于李承乾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实际上筛选还是挺严格的。

  随着讲武堂开课的时间临近,这两天二凤不断招太子到太极宫进行章程上细节的商议。

  “尽量避免招收世家的人,尤其是世家大族。”

  “以寒门出身的旅帅为主,普通百姓更好。”

  李承乾提出自己的看法,讲武堂更大的意义,是在于进行中央集权,壮大皇权压制世家。

  毕竟如今的科举制,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举孝廉,能够从这条路上当官的普通人几乎没有。

  就算是文采好,地方官也不一定会举荐。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太子的想法很认可,实际上他已经在这样做了。

  “朕已经让人去查阅所有报名的旅帅卷宗,进行挑选。”

  “届时名册送一份到你那边,你也看看。”

  这就是让李承乾也安排一些自己人进去了,不过李承乾手里的人并不多,顶多就是加上部分东宫里的旅帅。

  “我准备让象儿也进去锻炼一二。”

  李承乾提议道。

  虽说只有十二岁,但对于大唐这个时代来说,已经不算小了。

  相比李承乾十二岁得子李象,都可以成婚了。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让李象太早成婚生子。

  自己身体这般好,感觉活个百岁问题不大。

  届时把儿子熬死了,还把孙子给熬死了,那可就太尴尬了。

  “象儿文采不错,也是该熟悉兵事。”

  李世民对此没有意见,从传承上来说,自己驾崩后就是太子即位,后面就是李象这个皇长孙了。

  “过两日冬狩,你好生准备下。”

  “以你的箭术,朕很期待。”

  李世民补充道。

  本来早些时候就要冬狩的,因为讲武堂的事情就耽误了。

  “好的,父皇。”

  李承乾坐着四轮车从两仪殿离开。

  返回东宫的路上,高阳公主来了。

  显然,她在这里等了不少时候。

  “你怎么在这呢。”

  李承乾问道。

  高阳公主看了看内侍文忠跟陈云超,意思很明显。

  李承乾摆摆手,两人随即退开一些。

  “大兄,求你帮帮新兴。”

  李承乾微微皱眉,十五妹?新兴公主。

  “她怎么了。”

  高阳公主眼中满是急切与担忧。她紧紧拉住李承乾的衣袖,说道:“大兄,父皇竟要把新兴送去和亲,送给薛延陀的真珠可汗,这一去吗,山高路远,不知要受多少苦楚。”

  “且那陌生之地,举目无亲,新兴那般娇弱之人,如何能受得住这般磨难。”

  “大兄,你帮帮新兴,求父皇不要拿她去和亲好不好。”

  李承乾微微皱眉,他对此事没什么印象。

  问道:“我且不知此事,你又是从哪里得知的。”

  唐朝公主地位不低,用来和亲的公主多为宗室女,比如之前的文成公主,就是李世民询问各王,谁有多的女儿,愿意前往和亲的。

  报名的人很多,亲王郡王的女儿可不见得能过很好,唐朝的郡王地位可不高,尤其是庶女很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