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南北朝 第334章 词条:【风闻言事】和【断案如神】(2/2)

小说:单机南北朝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时间:2024-10-02 05:36:55
  

  种了一年田,总算是到了打仗的时候了。

  韦孝宽则想到了另外一层,在今年年底举行考课,就是为了明年打仗做好后方准备,将官员队伍中的不合格者清除出去。

  他暗暗下了决心,对于不合格官员绝对不能手软,一定要重拳出击拿下这些蠢蠹之辈。

  这就是距离权力核心近的好处了,这些不小心露出的只言片语,对于下面就是巨大的信息差,而这个检校郎能够在政务堂和苏泽面前做事,即使只是没有品级的幕府私臣,也有巨大的影响力。

  韦孝宽最后还是决定接受了这个职位,反正按照检校官的职责,巡边督军也是职权范围,未尝没有转入军职的可能性。

  组织架构搭建完毕,接下来就是磨合远转的时候了。

  原本的三司曹转入到政务堂的麾下,成为向政务堂报告的行政执行机构,由政事堂的吏员汇总六州二郡交上的资料,开始了年底的考课工作。

  考课,就类似于后世的审计,想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实地核查,就算是以现代社会的科技水平,那都是完全不现实的,更不要说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了。

  历朝历代的考课,其实就是搜集地方上递交的纸面资料,再和朝廷中枢的留档资料进行纸面上的核对,最多也就是就资料查资料。

  三司曹整理汇总资料,先由政务院的书吏进行公文格式方面的审查。

  别小看这些公文格式审查,能够熟练使用公文,本来就是做官的基本要求。

  先不论你的资料是不是造假的,如果连造假的格式都不对,就说明做官就不合格!

  而且以这个理由给一个差评,地方官员根本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

  等到结果送到政务堂,政务堂的参知们也有些绷不住了。

  六州二郡中,其中有过半的县,考课的资料连基本格式都不对,甚至有的县上交的考课资料可以说是狗屁不通,连基本的文字通顺都做不到。

  以至于政务堂也没办法处理了,只能将这个结果通报给苏泽。

  对于这个结果,苏泽是意外也不意外。

  这年头就这样,孝文帝汉化改制才过去二十多年,官员素质本来就良莠不齐,甚至苏泽在河州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县令连字都不识。

  但是结果如此触目,还是让苏泽有些心惊的。

  如此拉胯的基层行政能力,也难怪诸多的政策推行不下去。

  本以为是豪强大族在地方上阻拦,地方上困难重重,没想到是根本上自己太菜,一些政策都下不到县里,就算是下到县里,县里的官吏也看不懂,根本没办法执行!

  但是一下子罢黜过半的县令,这实在是太吓人了,苏泽还是提起笔,写下了自己的批复:

  对于那些公文行文不合格的官员,交给检校郎进行上计,如果在税赋和刑名上没有问题,今年就不追究,可以给一个“中下”的考评结果。

  如果税赋和刑名上也有问题的,那就不能饶恕的,先给一个下等的考评结果。

  两次下等考核就要被罢免,苏泽同时下令,这一次考课下等的官员,按照远近轮流来夏州的崇文阁进修,如同雁臣一样学习过才能放归。

  在公文格式审查后,就是上计了。

  所谓上计,是从秦汉就有的制度,郡县每年年终将关内的户口、钱谷、盗贼之数上报于上级官府,在考课的时候将历年上报的资料和考课的资料核对,寻找其中的矛盾疏漏。

  韦孝宽和王思政,连着另外十二名检校郎,开始在案牍中忙碌起来。

  做假账是一门学问。

  别看上计也就是资料审核,但是从中能看出大量的问题。

  按照政务堂的要求,每个县的上计都要两名检校郎检阅画押,分别写下考课的意见。

  “孝宽兄,这宁朔县的案牍伱看完了吗?其中田亩很有问题啊。”

  王思政放下笔,对着对面的韦孝宽说道。

  韦孝宽接过了卷册,王思政说道:

  “去年以来,宁朔县的田租翻了一倍,但是在册土地的数量对不上。”

  北魏的田税为租调制,租是以名下土地收取的田税,调是根据人头收取的人头税。

  王思政说的问题,就是上计中常见的问题,在册田亩增长和田租增长不匹配的情况。

  韦孝宽接过卷册说道:

  “宁朔是夏州的县吧?我曾经在此县设折冲府,这个县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开垦啊?看来是县官为了政绩,虚报田亩数量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单机南北朝,单机南北朝最新章节,单机南北朝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