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402章 袁顗西上(1/3)

小说: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作者:伍辛老祖 更新时间:2024-05-13 18:54:30
  x,最快更新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冯太后控制局面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办学校。

  作为一个自幼接受儒家系统教育的汉人,身处一帮文盲群中,想来冯太后早就心生厌烦,再者就治理国家而言,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冯太后既有意做一番大事,名垂青史,似乎建学校就成了必经之路。

  北魏自386年建国,到466年已有81年之久,却一直都没有学校,无论汉人子弟,还是鲜卑贵族,都和学习绝缘,下层人士为了填饱肚子而疲于奔命,上层上士则只知崇尚武力,一味依靠征伐实现自身价值。

  如果没有冯太后,北魏或许也终究会建学校,但必然会延后许多年。

  学校本身的意义不在于校,而在于学,有无固定的场所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教人与求教,但因为北魏没有学习的传统,所以要想提升整体国民的素质,学校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466年9月25日,北魏政府开始在每个郡都设立一个学校,选拔有学识的人当校长和老师,广泛招收学生。

  冯太后虽有心,但建学校的具体工作也要手下的人去做,主要是仰仗立法院总立法长高允和相州督导官李訢。

  高允是北魏老臣了,资历和名望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冯太后用他自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李訢,本是老臣李崇的儿子,且和同族的李敷关系很好,而李敷是冯太后的情夫之一,凭借两个过硬的关系,加上自身确有几分才学,终于也得到冯太后的赏识。

  就在冯太后继续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完全扰乱了北魏的正常路线。

  而这次意外,却是意外之喜。

  刘宋名将薛安都突然派使节向北魏投降,并把儿子送去当人质,汝南郡长常珍奇也跟着呈上降书,献出郡城悬瓠,二人同时恳请北魏出兵南下。

  冯太后得到前线的报告,一时有些冷静不下来,再三确定消息的准确性,终于意气风发地下令镇东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联合率骑兵一万人,向东支援彭城,镇西大将军、西河公拓跋石,以及荆豫南雍军区司令长官张穷奇,向西支援悬瓠,同时任命薛安都为徐兖等五州军区司令长官、镇南大将军,徐州督导官,封河东公,常珍奇为平南将军、豫州督导官,封河内公。

  北魏与刘宋多年未发生大规模的争斗,冯太后也本不想大动干戈,但此番北魏抓到难得的良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冯太后当机立断,再度掀起南征的大幕。

  薛安都并非反复无常的人小,也不是见利忘义的懦夫,此番出逃,实则是被逼无奈,堪比梁山好汉了。

  此事的根源还在于刘子业的各种倒行逆施。

  刘子业在太子宫时就不断犯错,刘骏本来打算把他废黜,改立新安王刘子鸾为太子,但当时的高级咨询官袁顗,搬来各种大道理,又持别称赞刘子业,刘骏最终作罢,刘子业因此对袁顗十分感激,杀掉颜师伯等人之后,便让袁顗主持朝廷,改任他为政府文官部长,与政府右秘书长徐爱,成了当朝的红人。

  徐爱精于逢迎谄媚,也读过很多书,早在刘义隆时代就入宫做事,既擅长拍马屁,也会为那些不着边际的奉迎之辞找出根据,所以深受刘义隆的信任,刘骏对他更是依赖,甚至同僚们多数不是被杀,就是被放逐,徐爱仍然在坚挺于宫廷。

  于是沈庆之、袁顗、徐爱三人,便成了刘子业的心腹,朝中大小事全由他们打理。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局面并没持续多久便随着刘子业的荒淫无道而崩溃。

  刘子业不久让皇家祭庙另行绘制祖先的画像,画成之后,亲自进去参观,指着刘裕的画像,跟身边的随从说:“这可是大英雄,活捉了几个天子。”

  沉吟片刻,又指了指刘义隆说:“他也不赖,可惜被儿子砍了脑袋。”

  稍作停留,忽然跳起来指着刘骏叫道:“他是个大酒糟鼻子,为什么这么干净!”立即吩咐画师加上了大酒糟鼻,然后才满意地离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