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澎湃时代 第六八一章 成败论英雄(2/2)

小说:重生澎湃时代 作者:人僧鬼笑 更新时间:2024-04-28 18:31:08
  

  1986年,汾煌创办于粤省朝州,掌舵人是年轻有为的林顺河。汾煌在1998年前一直以生产小食品为主,包括凉果、棒棒冰、泡泡糖等,也有方便面、矿泉水、花生牛奶等食品饮料,年产值在3~5亿元左右徘徊。

  1998年,汾煌迎来转折点——在两乐强势、非常可乐崛起背景下,杀入碳酸饮料市场。汾煌首先在顺德找到代工企业开始生产汾煌可乐,几个月后开始引进半自动和全自动的生产线。两年间先后建起的生产线在潮安有2条,蓉城5条,津门1条

  汾煌可乐开拓市场的方法就一个打广告,往死里打广告,汾煌可乐一问世,汾煌随即花800万港币请来著名影星成龙担当形象代言人,其品牌广告在央视一炮打响,汾煌可乐迅速蹿红,“汾煌可乐,大家齐欢乐”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1998年,汾煌可乐仅电视广告就打了1。5亿元,约占当年饮料广告费用的23%,超过可口可乐广告近6%。当年,汾湟投入200万元,在春季蓉城糖烟酒会上用长38米、高18米、宽6米的“亚洲第一龙船———汾煌号”推广品牌。仿佛在一夜之间,汾煌可乐与同年进入市场的非常可乐,成为国内叫板洋可乐最“牛气”的两个代表。鼎盛时期,汾煌可乐跻身国内可乐四强,以8%的市场份额跟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非常可乐之后。

  但是在这其中也是暴露了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汾煌可乐在广告投入上太多了,在市场推进过程中,汾煌可乐基本上采用的是“单打一”的市场策略,即单纯依靠广告炸开市场。汾煌可乐过于迷信和依赖广告,而这期间汾煌一年的纯利润也不过1亿多元,换言之,整个汾煌的利润几乎都用来打了广告。

  在广告带动销量的同时,汾煌可乐软件能力跟不上了,销售渠道建设不够完善,管理团队跟不上去,糟糕的营销网络还导致相当大一部分销售款无法收回。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竞争者的打压,家底不厚实的汾煌可乐也只是昙花一现。可以说在90年代的时候不少企业是有机会阻挡两可乐对市场的冲击的,但是大多数都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被干掉了,这不得不说是民族饮料行业的一种遗憾,最起码在现在的92年里洋可乐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市场,百事可乐收编了旭日升其实也是打的曲线救市场的策略,剑走偏锋,假如不是旭日升的话估计百事可乐这一次还真会有意外的收获。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澎湃时代,重生澎湃时代最新章节,重生澎湃时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