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1章 跟石铁生踢足球(1/2)

小说: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作者:南柯一凉 更新时间:2024-04-21 09:59:49
  距离《收获》发行,已经过去了7天。

  从南到北,经过这些天的发酵和宣传,《暗战》这种新鲜的“谍战”题材,脱颖而出。

  《暗战》因为《收获》这个平台,大放异彩。

  《收获》也因为《暗战》的火爆,这一期销量肉眼可见地上涨,交相辉映,相互成就。

  而且,这种热度还在与日俱增。

  因为是少见的地下工作者为主角的小说,立刻得到了《文艺报》、《文汇报》等文艺界主流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不遗余力地推荐。

  比如,《暗战:黎明前的一道风景线》。

  又因为《暗战》独特的开头,以及创新性的“谍战”概念,得到了《文艺研究》、《南方文坛》从“谍战”等文艺理论角度地点评。

  比如,《谈与谍战题材概念》。

  “方言的写作对于当代华夏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开创性和实验性……”

  “《暗战》的题材之新,突破了‘反特’的桎梏,创新了谍战英雄传奇的文体叙事,《暗战》的开头之新,打破了常规的时空叙事……”

  “下面这段写的更好!”

  莫伸把《文艺报》摊开在方言的面前。

  “我看看,我看看。”

  古桦、王安逸、铁甯等人凑了过来。

  方言放下手中的《论创作》,又欣喜,又无奈,无奈的是稿费是一次性的,热度再高,销量再高,也跟自己无关,但欣喜的是,好歹电视剧、电影版权还攥在自己的手上。

  而且,今后发行单行本,又能大赚一笔。

  单单就稿费这一项,算上《听风》、《牧马人》这些,差不多有2000多块。

  五分之一的万元户!

  关键,不久以后还要发表一部长篇小说。

  正在他盘算这笔钱的使用时,屋外传来了蒋紫龙的声音,“岩子,外面有人找你!”

  “谁啊?”

  “就是你在地坛碰上的那个朋友。”

  “噢!铁生啊!”

  方言把书小心地放进挎包,走了出来。

  就见走廊里,石岚推着石铁生。

  “小方老师,这是我妹妹。”

  “不是都说了嘛,不是工作场合,叫我‘岩子’就好了。”方言笑着和石岚打招呼,“至于小岚同志,我托大叫你声‘妹妹’,没有问题吧?”

  “没有,没有。”

  石岚略显紧张地摆手。

  彼此相互寒暄了几句,方言邀请他们到平常写作的小平房,一路上,边走,边聊。

  “我今天是来送稿子的。”

  石铁生拍了拍放在大腿上的帆布包,“顺路也想看看文学讲习所到底是什么样子。”

  “你感觉怎么样?”

  方言从石岚手里接过轮椅,推着他走。

  “比我想象中的条件要艰难了点。”

  石铁生看向杂草丛生的校园。

  “才刚刚恢复办学嘛,但你别看艰难,斯室陋室,惟吾德馨,每天跟老师、同学聊文学,聊创作,慢慢地就不在乎艰不艰难了。”

  方言道:“走,我带你认识下我的朋友。”

  “好!”

  石铁生情绪激动,万分期待。

  “这位是石铁生。”

  方言给石铁生、莫伸、蒋紫龙等人相互介绍,避免冷场尴尬,特意找文学的话题,来了一个以文会友,慢慢地,众人消除了隔阂感。

  石铁生也开始融入到圈子里。

  特别是自己的《没有太阳的角落》,在方言、铁甯、王安逸等人之间传阅,啧啧称奇。

  说到优点,听到夸奖,心里美滋滋。

  说到缺点,听到错误,也根本不恼。

  石铁生就像常年呆在没有太阳的角落的向日葵,给一点阳光,整個人就灿烂起来。

  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乐,满脸都是笑容。

  尤其是自己的小说虽然有瑕疵,但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认可,兴奋得面红耳赤。

  “这些病句和错字,我来帮伱改。”

  方言笑道:“我这关初审算是过了,接下来就是小说组的复审和编辑部的终审,只要能过了复审这一关,终审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谢谢,小……”

  石铁生立马改口,喊了声“岩子”。

  “正好,过几天,《燕京文艺》小说组就会到讲习所,到时候我把稿子拿给她们看看。”

  方言整理好纸稿,拿铁夹子夹住。

  “岩子,你们编辑部的人来这里干嘛?”

  莫伸等人都有相似的疑惑。

  “当然是来约稿!”

  方言道:“讲习所有这么多好作家,肯定有不少跟《没有太阳的角落》一样的好作品,此时不抢,更待何时,我们《燕京文艺》就是要抢在其他出版社之前,这叫先下手为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