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春和(3/3)

小说:庆余年 作者:猫腻 更新时间:2022-05-29 08:13:18
  

  皇帝意有所动,点了点头。

  胡大学士继续说道:“至于百官……”他的唇角忽然泛起淡淡苦笑,“若百官真的守律,倒也罢了。在臣看来,庆律虽重,却重不过圣天子一言,若陛下体恤户部辛苦,从宽发落,朝中百官均会感怀圣心。”

  他最后轻声说道:“陛下,最近一直在连着下雨。”

  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声音极低,除了靠近龙椅的那几位官员外,没有人能够听见。

  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知道自己最亲近的门下中书学士们,之所以今天会站在范家一边,乃是为了朝廷着想,是为了自家大庆朝的钱财着想。他皱眉想着,胡舒二人并不知晓朕的真实意图,又被修河一事一激,才会出面保范家,可是……难道自己这次的做法,真的有些失妥?

  难道朝中有些良心的官员,都认为范建应该留下?

  他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望着殿下的范建,轻声问道:“别人说的什么话,朕不想听,你来告诉朕,为何未得朕之允许,便调了银两去了河运总督衙门?”

  范建叹了口气,往前走了几步,一躬及地,很简单地回答道:“陛下,臣怕来不及。”

  这笔银子,其实就是户部往江南送的银子里截回的一部分,皇帝是清楚的,范建自然是清楚皇帝清楚的,今天朝堂之上,被众官员以此为机攻击着,范建却坚持着不自辩一句,更没有试图让皇帝来替自己分担。

  为万民之利,敢私调库银修大河,真是大庆朝难得一见的正义之臣,难怪感动了胡舒两位大学士。

  为陛下颜面,敢面临重罪不自辩,真是大庆朝难得一见的纯忠之奴,难怪皇帝陛下也有些意动。

  皇帝沉思着,然后缓缓点了点头。

  朝会后明旨下来了,户部亏空严重,陛下震怒,督令清查继续进行,而已经查出的问题,交由监察院及大理寺负责审理。

  户部尚书范建被除去了二级爵位,罚俸,留职。

  说来好笑,这二级爵位还是当初范闲在悬空庙救了皇帝之后,宫里加的恩旨,至于罚俸,加上上次的罚俸,范建应该有足足两年拿不到工资了。

  可是……他依然稳稳地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而相应的,户部已经查出的亏空,牵连到许多官员,一场轰轰烈烈的纠查工作就此开始。各方势力开始被迫斩去自己的手足,免得被户部压了这么些年的亏空,斩掉了自己的头颅。

  太子那四十万两银子被宫中那位太后调了私房银子填了。

  而其余各派的官员却没有这么好的一位奶奶,不论是东宫一派,还是长公主一派,都有大批官员纷纷落马,而一些新鲜的血液,比如贺宗纬这种年轻的人物,开始逐渐进入朝廷之中。

  去年的秋天,因为范闲与二皇子的战争,朝臣们已经被肃清了一批。

  今年的深春,因为户部与长公主的战争,朝臣们又被肃清了一批。

  抛弃,放弃,成了一时间朝局之中的主要格调。

  这个故事的源头在江南,正因为范闲弄了这样一个假局,才会让长公主一方面的人,以为抓到了范家最大的罪状,才会敢于抛出如此多的卒子,扔到这团浑水之中,意图将京都范家拉落马来。

  但谁都没有想到,银子,是打北齐来的,国库里的银子,范家没动。

  当然,皇帝以为自己清楚范家动了,而且是在自己的允许下动了。

  皇帝以为自己知道这天底下的所有事情,其实他错了。

  总而言之,范家异常艰难地站稳了脚跟,而皇帝……对于朝官们的控制力度又增强了一分,让宫里也安稳了几分。

  皆大欢喜。

  从目前的局势看来,至少在明面上,京中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能够威胁到那张椅子,一时间春和景明,祥和无比。

  而在暗底下,太子与二皇子被迫组成了临时的同盟,虽然范家因为这件事情,也伤了一些元气,但是……谁都知道,如果远在江南的范闲回来后,一定还会发生某些大事情。

  …………能够逼得原本不共戴天的两位龙种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这种威势,这种力量,足以令所有的人感到骄傲与飘飘然。

  但是促成这一切发生的范闲,并没有丝毫的得意。

  一方面是因为京都的消息,还没有办法这么快就传到遥远的江南。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京都可以把皇子们打的大气不敢出一声,可是在这远离京都的江南,面对着那个一味退缩的明家,他竟愕然发现,要把那个明家打垮,竟是如此出奇的困难。

  比把自己的皇兄弟们打垮还要困难!

  (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庆余年,庆余年最新章节,庆余年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