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第七卷朝天子 第十五章 窗外(3/3)

小说:庆余年 作者:猫腻 更新时间:2022-05-29 08:13:18
  

  ……

  ……

  海棠不可能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旁,这个事实让范闲有些失望,虽然他和言冰云用了四个月时间,凭借着影子和王十三郎的超强实力,十分完满地完成了监察院的计划,但是一想到海棠还在草原上,而且有可能永远停驻在秋草碧海之中,范闲便是无来由地恼怒。

  这种恼怒,更多的是针对苦荷临死前的布置以及北齐那位小皇帝的恨意。

  当然,如今北齐的小皇帝已经不小了,虽然因为庆帝的强大震慑力,内库与北方间的联系已经削弱了极多,但是北齐皇帝这两年间,极快速地收拢着朝政,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执政手腕,在南庆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竟没有呈出半点败象,反而是开始伸出了手脚,意图反攻。

  比如西凉路中。

  范闲下了大本钱,把邓子越从北齐上京城里调了回来,便是要针对北齐对西凉路的渗透。随着王庭中那些北齐人的死亡,定州城以及青州城内,监察院的肃清行动也轰轰烈烈的展开,因为监察院准备的久,加上主持此事的又是深知北齐锦衣卫行事风格的邓子越,所以进行的格外顺利。

  在大将军府和西凉路总督府的全力配合下,只用了十天时间,监察院便在定州及青州城内,抓获了四十几名北齐渗透进来的奸细,而死在监察院六处刺客手下的北齐间谍,更是已经过百。

  为了破坏北齐对于西凉的渗透,范闲是舍了大本钱,不惜暴露了在北齐朝廷内发展多年的几个官员,这才拿到了名单,因为他清楚,草原上的胡人眼下虽然看似可以抵抗,但是如果任由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真会成为庆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他不惜一切,也要把胡人兴盛的苗头扼杀在春露未落时。

  他更明白,监察院在西凉路每抓一个北齐奸细,每杀一个间谍,自己与海棠之间的距离便会更远一步,更何况埋伏在西凉路里还有天一道的几名青山弟子。

  ……

  ……

  西胡左贤王的死亡,为草原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定因素。以王帐第一高手胡歌为首的强硬派,要求王庭单于必须就此事给出一个交代,未经王庭册封,左贤王部落便自行推举了左贤王幼子为新任的左贤王,同时向着草原上的各方势力举起了复仇的刀。

  左贤王之死,最大的怀疑对象,当然是王庭单于以及右贤王,虽然王庭方面曾经说过,应该是庆国监察院暗中下的毒手,但是没有几个人相信,更何况胡歌还在内部挑三捻四。

  为了安稳草原上的局势,单于速必达被迫认可了新任左贤王的地位,并且派使者前去安抚,保证一定会给左贤王部将一个满意的交代。

  什么是满意的交代?自然是凶手的脑袋以及屠尽凶手所属部落。问题是那个凶手早已经逃走,谁也不知道他是哪个部落的。于是乎,草原上一片动荡,时刻都有大战爆发之势,加上王庭方面在短短半个月内,骤然失去了埋伏在庆国西凉路内部的所有眼线,变成了一位盲人,一时间有些应对不及。

  草原上有很多烦恼,只是这些烦恼需要单于速必达和海棠去解决,至于制造这些烦恼的范闲,却没有任何的不愉快,他只是在青州城内冷眼旁观着草原上发生的一切。

  依照他与胡歌的约定,胡歌将在明年春天的时候,完完全全地倒向王庭单于,毕竟以胡歌现在的实力,哪怕是有了左贤王部将们的全力支持,也不可能掀翻王庭单于的地位,既然如此,还不如改换门庭,想必单于速必一定会十分欢喜地迎接胡歌所属势力的到来。

  有了单于的支持,再加上庆国暗中的支援,想必用不了太长时间,胡歌的部族便会发展壮大起来,到时候,单于速必达便要真的开始头痛了,草原将迎来真正困难的时期。

  关于这件事情,范闲只是开了个头,挖了两锄头,扔下颗种子,便开始等着那颗种子发芽生长,占据牧草生长的地方。但必须承认,他这两锄头,尤其是王十三郎挥下的那一锄,实在是很要胡人的命。

  当然,范闲留在青州城内,不止为了看草原上的戏,也是想看青州城内正在上演的一幕戏剧,只是青州城内的戏还没有看完,他便接到了京都来的一封密报,这封抱月楼关于大皇子的密报,让他恼怒起来,幽幽叹道:“世事难预料,世事难预料。”

  ……

  ……

  (章节名是窦唯的一首歌。关于月票,已经离前面拉近到两百票内了……辛苦大家,辛苦我自己,咱们一起努力,请继续赠我月票,十分感谢。)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庆余年,庆余年最新章节,庆余年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