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65章 武夷山红茶(2/3)

小说: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时间:2023-12-21 10:36:09
  

  苏泽还给周管事加了月钱,又给愿意留下的茶工都加了钱。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众人自然纷纷留了下来。

  愿意留下来的,苏泽都向蔡家买了身契。

  苏泽虽然不喜欢大明这种“家奴”制度,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确实能守住一些产业机密。

  茶树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苏泽看了一圈后,他Lv5的农业技能,也能看出来这些茶树都维护的不错。

  苏泽又指出了茶树过冬的注意事项,周管事立刻明白苏泽是种茶树的内行。

  知道东家是内行,让周管事更加不敢松懈。

  苏泽敲打了一下后,又夸赞周管事打理的好,又让人发了一些赏钱,然后一群人开始参观制造制茶工坊。

  【发现地点制茶工坊,可以学习技能‘制茶’,是否学习?】

  是。

  苏泽选择了是之后,一些基础的茶业知识涌入脑海。

  他这才想起来,为何桐木镇这个名字这么熟悉了!

  桐木镇!武夷山红茶!正山小种!

  桐木镇就是最早开始生产正山小种的地方!

  不过此时还没有正山小种,应该说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红茶。

  是的,现在的武夷山茶还是绿茶。

  最早的红茶就诞生于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但那是清代时候的事情了。

  听着周管事介绍制茶,苏泽却神游天外,开始思考起来。

  中国人自然是更爱绿茶,但是茶叶贸易成为中西方贸易主流货物的时候,西方人更喜欢的是红茶。

  甚至可以这么说,茶叶开始在西方成为上流社会的饮品,成为顶级奢侈品和刚需品,也是在红茶发明之后。

  这其中自然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其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保存的问题。

  绿茶经过长期的海上运输,送到欧洲已经成了陈茶了。

  绿茶的陈茶不仅仅缺乏香气,还会有苦涩味道,这都是西方人所不喜欢的。

  但是红茶不同,红茶本身就是发酵茶,长期运输并不会影响茶叶的风味,甚至窖藏还能增加风味。

  而红茶也因为苦味淡,有些还会有淡淡的回甘,被喜欢往茶中添加牛奶水果和糖的西方人钟爱。

  后世英国人和荷兰人,就为了中国茶叶的贸易在海上争夺了好一番。

  制造红茶卖给西方人?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现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可都是阔佬,特别是西班牙人,手上大把的白银,西班牙王室也是挥霍无度,只要能做上他们的买卖,就能赚上大一笔钱。

  而且绿茶和红茶的制作过程差异并不大。

  据说红茶的出现,就是在明末清初天下大乱的时候。

  茶树的嫩叶采摘下来后,要立刻进行晾晒,然后进行糅青、炒制等工序,就能将茶树的叶子变成茶叶了。

  在清初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伙士兵从江西入福建,就驻扎在桐木镇,士兵劫掠镇子和茶厂,制茶的工人没能来得及晒茶叶,存放在阴暗库房的茶树叶子发酵变黑。

  但是茶工舍不得将这些叶子扔掉,仍然按照制茶的工序,将这些发酵过的茶树叶子制造成了一种发黑的茶。

  没想到这样制造出来的茶叶,能泡出红亮的茶汤,而且茶叶香味浓郁。

  茶农们将这种红茶送到厦门,很快就引起了外国商人的注意,这种茶被命名为Black tea,迅速在欧洲走红。

  当然这只是红茶诞生的传说,真正的制造红茶还有很多工序,发酵多长时间,发酵后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

  苏泽看着自己Lv1的制茶技能,只可惜现在没有新鲜的茶树叶子,自己只能等到明年采茶季节再肝这个技能了。

  视察了茶园确实没有任何的问题,苏泽亲自丈量了茶园的大小,都和蔡家的转让契书上一致。

  既然没有问题,苏泽就和陈朝余返回了南平县城,和蔡家两个儿子签订了转让契书,在县衙盖上红契,蔡家的茶园就成了苏泽的茶园了。

  日子已经到了十月二十日,苏泽将城里的事情交给众人,带着长宁卫的护卫返回了卫所。

  返回卫所的时候,苏泽顺道去了一趟胡太监的矿坑。

  没有矿盗之后,胡太监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生活了,这段日子他过的非常的舒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