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55章 “倭”乱未平(3/3)

小说: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作者:肥鸟先行 更新时间:2023-12-21 10:36:09
  

  一想到这里,于二公子心情更好了,父亲是拿家里的钱帮自己谋前途啊!

  另外一个让于二公子心情好的事情是他的四家铺子都赚钱了。

  胭脂铺和酱菜铺子换了长宁卫来的掌柜的之后,每个月上缴给于二公子的利润都抵得上之前一年的了,由此可见前任掌柜的到底贪了多少。

  书铺赚钱更是不用说了,现在整个南平城识字的人,每个月都要至少光顾书铺两次,现在南平县的读书人需要买书,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于家的书铺,书铺的利润自然是暴涨。

  另外一个让于二公子欣喜的是自己手上的另外一家布店。

  一种耐洗的蓝色染布,悄悄开始在南平县城流行。

  蓝染本身就是普通穷人的色彩,这蓝色的染布显色鲜亮,很快就引起了那些精打细算的主妇们的注意。

  于家卖的染布要比普通的染布贵一些,但是如果这种蓝色的染布真的和宣传的那样水洗不掉色,那就可以节省很大一笔的补染的费用。

  县城里大大小小的染坊,很大一部分做的就是补染的生意。

  所谓的补染,就是在原本布料掉色之后,再拿到染坊中重新染色。

  补染也是要花钱的,而且送去补染就有几天没有衣服穿,很多穷读书人就一套衣服,也根本舍不得送衣服去补染。

  可是穿褪色的衣服又没面子,于家布店这种号称不褪色的染布,很快就受到了精打细算的主妇们的欢迎。

  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不需要补染,节省了的时间和钱可要比这点差价多多了。

  布料生意也一炮而红,布店每天都排起长队。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于家布店生意红火,眼红的不仅仅是开布店的同行,另外一个受损失的就是蔡员外家的染坊了。

  这位蔡员外不愧是户部的致仕官员,自然是非常会做生意。

  蔡员外几乎垄断了南平县的靛蓝种植,城里的蓝染染纺,几乎都是他家的产业。

  衣食住行的买卖大多都是如此,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胜在长久稳定,而且一家家铺子汇聚在一起,也是一大笔的收入。

  可于家卖的不容易褪色的染布多了,来补染的人就少了,蔡员外家的染坊业务下降了不少。

  而且蔡家不仅仅经营染坊,他城外的庄子里也种植靛蓝,染坊没生意,种植的靛蓝等于也卖不掉。

  若是别人家的买卖,蔡员外自然有几百种办法让他开不下去,可偏偏是于家的产业。

  于指挥使是世袭正三品的武官,蔡员外在致仕前也不过是户部的员外郎。

  于家是洪武朝就在南平的本地大族,蔡家是最近三代才读书科举发迹的,和于家也是不能比的。

  这一切都让蔡员外非常的郁闷,这于家世代的武夫,怎么突然开窍,做生意变得这么厉害了?

  十月二日,苏泽终于安顿好了东奥岛上的事情。

  林默珺暂时留在东澳岛,她穿着鹿大王的具足大铠,开着蜈丸号劫掠这些走私商船,除了福建本地海商的船只之外,还抢劫了一艘真倭的商船。

  据林默珺说这艘商船上的倭人态度非常傲慢,用倭语叽里呱啦对林默珺说了半天,最后被林默珺一刀砍了喂了鲨鱼。

  苏泽审讯了倭船上的倭人,原来这艘船是倭国鹿儿岛大名岛津家的贸易船,那个被林默珺斩杀的倭人,是岛津家特许经营商人。

  这艘船上装满了鹿皮,是开往月港做生意的,苏泽通过审讯,在船长室找到了一面绣着月亮的旗帜。

  阿方索船长辨认,这就是月港商会发出去的船引,只要是悬挂这面旗帜的船只,就能驶入月港做生意。

  苏泽想到自己有一块张海虎临别送自己的木牌,那是陆地进出月港的凭证。

  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月港船引,就这样轻易搞到手了。

  看着东澳岛上堆积的“赃物”,该销赃了。

  “倭”乱还在,自然还在《倭乱》卷里。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