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工坊主知道自己在已有的市场上已经竞争不过林安的火柴厂了,他们只能向那些林安家火柴还没覆盖的地区销售。

  新征服的广西,武昌,以及卖给倭国人、朝鲜人和南洋商人。

  等到于宗远拿到了林安拿来的分红之后,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林安向于宗远说道:

  “于公子,我们的火柴厂已经是东南最大的火柴厂了,这是最近三个月的利润分红,请您查收。”

  于宗远的眼皮一跳,三个月的分红就是三千两银子,这火柴厂一年就能给自己赚一万多两银子?

  半年回本,一年翻倍?

  你这个是火柴厂吗?还是下蛋金鸡?

  你小子当年也没说办火柴厂这么赚钱啊!不是说风险很大的吗?

  我这么赚钱,会不会成为东南的沈万三啊?

  于宗远痛心疾首,林安疑惑的看着于宗远,连忙说道:

  “于公子,账本府上已经核算过了,这分红没问题啊?”

  于宗远只能振作起来说道:

  “分红没问题,不是说有可能亏本吗?怎么赚了这么多?”

  林安将自己筹办工坊的过程说了一遍,又讲起来那些竞争对手踩过的坑,全部都靠着于公子的“指示”饶了过去。

  现在自家产品牢牢占据了市场,而且已经形成了品牌,更不怕别人竞争了。

  林安崇拜的说道:“都是公子,火柴厂才能赚这么多钱,林某对公子是真的佩服啊!”

  于宗远目瞪口呆,原来都是自己安排才赚钱的?

  我怎么不知道自己这么厉害的?

  送走了林安,于宗远心情更加的低落。

  好好的赚钱计划,怎么一下子就大赚特赚了呢?

  这钱也太多,太烫手了?

  不行,要用出去!

  当时正好胡宗远在钱塘江修建塘堤,于宗远也是胡宗宪的老部下了,立刻找到胡宗远,愿意慷慨解囊。

  胡宗宪也是十分感动,接受了于宗远的捐款。

  只可惜胡宗宪的塘堤很快就修完了,每月的火柴厂分红进账,又让于宗远觉得烫手。

  林安每个月都会亲自上门向于宗远送分红,于宗远每次看到他都心情非常的复杂。

  五千两银子是花出去了,可是赚的更多,眼看着就要回本了,这可要怎么办啊。

  林安这几次上门也可看出了于宗远的苦闷,这一次登门拜访的时候,他忍不住问道:

  “于公子啊,您到底有什么忧愁啊?”

  在林安看来,于宗远已经是整个东南幸福感最高的人了,他这样的人忧虑的事情,肯定是关系到东南未来前途的大事。

  林安如今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他以前不过是区区一个家丁,这辈子都没有翻身的可能。

  别说是这辈子,他的儿子孙子也都是世代给人为奴为婢的。

  也就是赶上了大都督鼎革的时候,又加上于公子心善,胡公公的无私教导,才有了他的今天。

  而上一次的于宗远亲自“示范投资”,又让林安明白了很多道理,他终于明白苏大都督所写的“四民道德”中的“商有商德”的意思了。

  林安下决心也要向于宗远学习,做一名有德的商人。

  于宗远看了看林安,自己的忧愁不就是这个家伙而来的吗?

  可是于宗远不能说自己亏钱自污的想法,只能说道:“安仔啊,还有没有什么好投资项目?”

  原来于公子是闲的啊。

  林安立刻开始思考周围有没有靠谱的项目。

  于宗远又说道:“最好是不靠谱的,哦不,是天马行空一点的,有想象力一点的。”

  于宗远这一次下定了决心,火柴厂绝对是一个意外!

  他这些月也在调研,最近杭州城内出现了很多乱七八糟项目,很多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投资的人花了大量的金钱,最后什么都没赚到。

  果然是于公子啊,一上来就要玩高难度的。

  林安突然想到了一个朋友,他吞吞吐吐的说道:“于公子,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朋友。”

  “项目靠谱吗?”

  林安说道:“人靠谱,但是他这个发明不太靠谱。”

  “速速让他来我府上!”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