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4336 神仙卷(2/2)

小说:捡漏 作者:金元宝本尊 更新时间:2021-12-08 13:10:49
  

  在石椁正面棺体上,刻绘着肥胖的武士镇守图案,一个拿着马朔,一个手持陌刀,相貌虽然模糊不清,看却不失威严刚猛。

  面对金锋的这一侧还能清楚看见棺椁体上刻着的不少九叠篆和符箓,在中间部位,则大部分是神仙图卷。

  每一个神仙的表情都非常华妙,线条也极为丰富,极富唐代雍容华美之韵味。

  女仙们的丰盈多姿,男仙们的须发俱张,无一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们的脚下绘着一朵朵的祥云,头上还有代表仙境的如意纹。

  金锋的视力自然没得说,不过其他人就只得通过摄像机和手机拍照视频来看。

  过了半响,黄冠养抽冷气的声音传来尽是震怖:“八十七神仙卷?”

  “吴道子?”

  黄冠养看的是无人机拍的高清图片。虽然这是纂刻在石椁上的图画,但也是原作者另外一种形式的体现。

  单凭从棺体上的神仙图中就能领略到原作者的绝世画技和顶级画工。

  在唐代,能把人物刻画得如此深遂的,除去吴道子之外再不做第二人想。

  如果这棺椁上的神仙卷是吴道子所做,那这副是国产绝逼就是袁天罡的真塚所在无疑。

  “不清楚!”

  金锋眺望棺椁,从张老三手里接过烟深砸一口,接过平板仔细看起了无人机拍到的棺椁棺盖和另外一边棺体图案。

  黄冠养夏侯疾驰一帮人粗略看完早已激动得老心肝都蹦出胸口。

  这绝逼就是八十七神仙卷图无疑!

  那衣袖飘带、那衣纹皱褶、那旌旗流苏交错回旋,精细到毛发之处,无不体现了神州古画的最高水准。

  原作者,绝逼一定就是吴道子。

  这石椁,妥妥的镇国之宝没得跑!

  要是石椁里边是石棺的话,石棺里的陪葬品……

  咝!!

  想都不敢想!

  八十七神仙图卷那是吴道子巅峰之作,最先是徐悲鸿从马丁夫人手里买下。花了一万多大洋。

  在民国那会,宗师辈出,高手如云。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宫里还是民间,各种珍稀异宝国宝频频现世。无数高手可以亲自上手观摩。

  八十七神仙卷被徐悲鸿收入囊中后引得无数宗师大宗师前来认证。其中就包括五百年作假第一人的张大千。

  画作之上没有落款,但从绢本和轴头以及画纸来看,不会低于宋代。部分宗师认定八十七神仙卷为唐。

  而徐悲鸿则认为这是吴道子的真迹。

  在天竺交流期间,这幅吴道子真迹还曾经被徐悲鸿存放在泰戈尔那里,时间长达数年。

  对。没错。就是那个写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的东方诗圣的泰戈尔。

  在春城的时候,东桑时常轰炸。一次徐悲鸿从防空洞里回来发现把神仙图卷被盗。

  几年之后,神仙图卷在锦城现世。徐悲鸿砸了二十万大洋外加七幅自己所做的油画将神仙卷赎回。

  那几年虽然物价飞涨,但二十万现大洋却是一笔天文数字。还不包括徐悲鸿自己最爱的油画。

  要知道,当时孙瀛洲先生买的三秋杯也才四十两黄金。张伯驹先生砸尽家产收下的游春图不过两百两黄金。

  当时张伯驹先生为了买游春图,变卖了自己名下曾经李莲英的豪宅,得刀郎2.1万。换了20根小黄鱼。也就是20两。

  由此可知,游春图当时买下价格是二十万刀。

  而徐悲鸿当时花的二十万银元折算成黄金,那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48年,八十八岁的白石老人亲自为八十七神仙卷画做卷首语,张大千做题跋。

  这幅画现在封存在哪都不为人所知。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幅画也仅仅展出过两次。第一次还是半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捡漏,捡漏最新章节,捡漏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