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2573 开宝(2/2)

小说:捡漏 作者:金元宝本尊 更新时间:2021-12-08 13:10:49
  

  张思龙身子一个抖索,嘴巴张得老大,结结巴巴的问道:“方壶?”

  这是一个造型非常独特的青铜壶!

  四方口盖,双耳,圈足,鼓腹。腹部装饰着蟠龙纹。

  方壶的四面各焊接装饰有一只异兽。有脚有翼有尾。圈足下也有两条类似龙形的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侧张着大嘴。

  壶盖中间为镂空,两边还盘着两头螭龙。龙头微昂回头对望,刻画得极为精致细密。

  器身上的花纹并不多,素洁而干净,看着极为养眼。

  找遍了器身也没发现有什么铭文,倒是无法判断器物的年代。但从器身上的螭龙和蟠龙造型看,不会低于东周时期。妥妥的一级国宝没得跑。

  当着青依寒和张思龙的面,金锋伸出舌头在方壶户口舔了舔牙齿用力刮着舌头,轻轻吐了一口。

  青铜壶属于礼器的一种,一般都是用都是酒器和水器。一般个头都比较大,这个亦不例外。

  在没有礼乐崩坏之前,周朝有着极其严格的制度。像这种礼器一般来说都是卿大夫才能用。

  周朝并没有什么九品中正制。从周王下来就是诸侯,其次是卿大夫和士。

  放下这只重量不低于七十斤的方壶,金锋又拎出第二个青铜器来。

  这也是一个方壶,跟前面那个凑成了一对,高度几乎也差不离。

  如果是一个方壶的还不好说的话,那一对方壶就能证明一点。这玩意一定也肯定是诸侯级用的。

  从方壶表面形成的红斑绿锈和风化痕迹来看,这对方壶出土的时间也就在百年之内。上面还有一些锐器磋磨挑刺红斑绿锈的印记。

  这种事也只有在民国那会琉璃厂才干得出来。

  这对异兽青铜方壶价格肯定远比单独一个来得高,价值也算不低,轻松过亿。

  第一个箱子就开出一对东周的一级国宝,一边的张思龙早已笑得来嘴都合不拢。

  一亿自己就分两千万。比王一亿牛逼,比马爸爸都还要赚得多。

  哈哈!

  哈哈哈!

  这后面还有二十多个箱子呀。

  一边的金锋却是咂咂嘴似乎不满意这对方壶。将箱子挪到边上继续开下一个箱子。

  依旧先把蜂蜡去掉打开箱盖,去掉里面的封盖。

  这个箱子有些特别。在里面隔了三个隔断。美国隔断又组成了一个单独密封的空间。

  一阵阵的樟木特有的香气传了出来,让金锋神色俱动。

  樟木,那是书画防蛀的最好木材。

  这里面,有书画。

  挨着挨着将三个隔断的封盖揭开。这个箱子也现出了原形。

  一眼一扫,金锋出手如电当先抓起了一个长柱形的牙黄物件出来,左手一掂托在掌心中,嘴里忍不住笑了两声。

  这,可是好东西了。

  玉琮!

  高达四十公分的玉琮。

  玉琮上下都在七厘米左右。整体为牙黄略偏红。节段为十二节。上面有印刻着的繁复花纹以及神人图案。看着很有些三星堆器物的神秘风采。

  这是典型的齐家文化产物。造型优美古朴盎然做工也是极为精细。

  《周礼》有记载“以黄琮礼地”。新石器时代,玉琮也是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代表着显赫的象征地位。

  历朝历代各个皇帝大家们都对古玉琮有着浓厚的兴趣,仿造的也不在少数。

  门门懂样样瘟败家子乾隆就曾经将一个汉代的玉琮用来制笔筒。还在那笔筒上刻了“几陪清供,兴怀静赏余”附庸风雅。

  然而乾隆皇帝并不知道,他手上这件他自以为来自汉代的仿造玉琮真实的年纪是在公元前的四千年前。

  现在这个玉琮笔筒就在宝岛一分院放着。

  所以说后世专家大师们在提到乾隆的时候,完全就不屑一顾。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捡漏,捡漏最新章节,捡漏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