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华娱 第三十六章 回国,复试(2/2)

小说:那年华娱 作者:做梦的木头 更新时间:2023-03-26 17:34:45
  

  林楠走上颁奖台,双手接过银熊奖杯,这是属于林楠的第一座重要奖杯,金马的最佳新人不算。

  “谢谢。”林楠感谢道。

  颁奖人退了一步,将发言台让给林楠。

  直面会场上千人,林楠有些紧张,但他硬是鼓了鼓气,用略带点口音的英语说道,“我是林楠,来自华夏。前年来过一次,作为新人演员。

  这次是我第一回带着自己的作品前来参赛,非常荣幸获得评审团的喜爱和肯定,我会再接再厉。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李宝田老师和蒋文丽老师,对我的支持,他们是我电影的男女主演。感谢我的学校电影学院对我的培养和教导。再次感谢柏林电影节对我的认可,谢谢。”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林楠好似踩着棉花回到了座位。

  握着银熊奖杯,林楠非常满足。

  台上已经开始揭晓仅此于金熊的评审团大奖了。

  “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的是:ChangWeiGu《孔雀》,恭喜。”

  早已按捺不住的顾常卫,一下子站了起来,虽然不是金熊,但他已经很满意了,这才是他第一次执导,后面还有机会。

  林楠送上祝贺,在众人的掌声中,顾常卫走上了颁奖台。

  获奖感言中有对电影事业的热爱,还有对亲友的感激,最后还特意提了一句自己的妻子就是《隐入尘烟》的女主,这叫林楠直呼高手。

  最佳影片金熊奖被南非导演的《卡雅利沙的卡门》拿下,电影节到此彻底闭幕。

  这一刻的国内,已经是凌晨三点了,好多媒体从业人员被迫起来加班。

  来自柏林电影节的第一手消息,开始抢占各大新闻版面头条。

  而林楠则准备第二天和一众片商见面。

  当林楠沉入梦乡的时候,国内的早间新闻开始报道《孔雀》和《隐入尘烟》在柏林的获奖情况。

  李宝田和蒋文丽都是二十一号离开柏林,林楠特意送到了机场,以感谢两人这次柏林之行,对于提名却未得奖项,大家只能认作是天意如此。

  目送两人和助理登机,林楠返回酒店,今天还约了好些片商呢。

  以前他就有个疑问,为什么那些老一代导演,拍一部片子赔一部,还依旧乐此不疲地拍,最后知道原因了。

  别人就是奔着电影节去的,只要是能得奖,版权就能卖出最少几倍于成本的价格,还少了宣发成本和影院分成,纯赚,根本不在乎国内票房能不能回本。

  韩总特意问林楠需不需要帮忙,关于电影版权买卖,中影是专业的,他们这两天也要抓紧确定好一些片子的引进。

  林楠欣然接受,上午十点多和中影的人见了几个知名片商。

  欧洲片商依旧是报价最高的。

  林楠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版权卖断,后续事情自己不掺和。

  几个片商将除内地之外地区的版权均分了,欧洲这边的价格就占了一半,从两百多万涨到四百万,就因为一座银熊奖杯。

  经过一天的协商,除内地以外其他地区都确定了买家,总价八百三十万美元。

  两年前的《盲井》拿了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也才卖了三百多万美元,果然奖项也是分高低的。

  林楠相信《孔雀》也绝对不会卖的少,只是比不得《隐入尘烟》全部版权归林楠独有。

  当天晚上,林楠特意见了韩三坪,感谢中影的帮助。

  “当初真应该投这部电影一笔,可真叫人羡慕啊。”韩三坪一点不掩饰眼中的火热。

  投资四十万美金不到,卖了八百三十万,二十倍出头的纯利润,还有一座最佳导演奖杯。

  “韩总说笑了,当初谁都不敢想它能帮我拿到最佳导演,我还期望拿个鼓励奖就够了呢。”

  林楠笑着说道,当初自己一个人投资确实抱着一丝尝试的心态,结果他赌赢了。

  “上映许可的事,回去就开始办吧,你拿了奖,对这个事也有帮助。《孔雀》票房你听说了没?”

  林楠点头,他看了新闻,《孔雀》在国内的票房可谓是惨淡,十八号上映,首日票房不到五十万,第二日,第三日差不多。

  即使传回去电影拿下评审团大奖,也没救的了票房,最多变成每天七八十万,但国内票房已经不重要了。

  《孔雀》的版权已经谈妥,它的成本只是《隐入尘烟》的三倍,靠卖版权赚个五六倍完全没问题。

  韩总的意思是让林楠吸取一下《孔雀》的经验教训,最起码国内票房不要这么拉胯,但三百万成本的电影,即使因为题材所限,只要能上映,亏本应该不会。

  照例求下票,推荐票、月票、收藏和投资,阔绰的书友可以来点打赏,谢谢各位,拜谢!

  被好多书友喷了,还是有点难受,但我会尽力写好。

  感谢各位书友的推荐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 20220113182540532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那年华娱,那年华娱最新章节,那年华娱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