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第797章 教化海外(3/3)

小说:大明皇长孙! 作者:执笔见春秋 更新时间:2023-11-13 03:05:01
  

  且其与马皇后关系极好。

  这些话是很有用的,因为此乃大义。

  如果没有蓝玉这个淮西勋贵的领头羊默许,朱英怎么能够这么顺利的掌控军队,当初矛盾爆发的时候,很多千户去找蓝玉,结果蓝玉是闭门不见。

  野史里有个悍妇之肉的故事,说是朱元璋把常遇春的妻子杀了煮肉,这就是纯粹扯淡了。

  女儿太子妃,女婿太子朱标,夫君鄂国公,这样的身份只要不是造反,哪里可能会动。

  自从封诸侯国的消息在京师传开后,各公侯的门坎都要快被踏破了。

  这是大量的世家在发力。

  六大国公里,唯一比较拘谨的就是开国公常升了。

  “凉国公。”

  大明开国后,一共封了九位国公,去掉四个,也就剩下这六个了。

  濮英东浪公不算在内,他是进增追封,儿子濮玙是西凉候,不在国公之内,当然,濮玙今日也来了。

  《龙兴慈记》记载常遇春一大把年纪,却无任何子嗣,常常引以为憾。

  到了这个节点上,自然就不是商议,而是盖棺定论了。

  锦衣卫监察京师,在京师发生的这些事情哪里能逃过朱元璋的耳目,而昨天晚上,显然大量的情报进入了宫中。

  朱元璋只是去了一趟东宫大殿,就喜欢上了这里。

  “此事已然发酵三日,也差不多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明日月朝,咱便把此事定下来吧。”

  长子常茂出生的这一年,常遇春才二十六岁。

  “魏国公。”

  军队里没有了主心骨,加上皇家的名义,朱英要是还不能掌控兵权,那还不如找个柱子撞死得了。

  然而实际上常遇春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归附朱元璋,第二年长子常茂就出生了。

  所谓将门,最大人脉还是在军队里,或许先前兄长常茂有,但他显然没得。

  六大国公在最前排跟已经受封的皇子们一起,这样的场面也是罕见。

  常升之所以不愿意过来,原因也简单。

  朝会之后,就是各方博弈的开始了。

  “倒是有几个忠心的想写奏章,不过当天晚上就有人去劝阻了,他们比咱的锦衣卫鼻子还要灵。”

  而太轻松得来的东西,就没有人珍稀。

  加上五军都督府目前的状况,平日里常升基本上是闲着。

  随着各部尚书一一汇报详细,朱元璋的询问过后,时间也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四藩王在倭国的一些事情,于有心人的眼中并非是什么大的秘密,依靠着矿藏迅速发迹,那泼天的富贵,现在终于是要轮到自己了。

  他的情况不同,原本是他哥哥受封郑国公,但爵除使他上位。

  不过这对于蓝玉来说倒是不算什么,不管怎样,朝廷都会让他出去。

  如今海贸发达,许多家族又有海上的买卖,要是能够占据某个小国,这家族的万世基业岂不就是有了。

  而今日,公侯可封国的消息传到蓝玉这里的时候,蓝玉就知道此事必然会成,且自己也有一份。

  这也就避免了先前奉天殿后边官员听不到的情况。

  大朝会上,朱元璋并没有直接点出哪些公侯可以获得去海外进行教化的资格。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确定没问题后,这才上报,也就轮到了朱元璋出场。

  “所以啊,人心叵测,真要是信了这些腐儒的,咱大明还能有现在这般模样?”

  即便他的母亲是开平王夫人,小舅子是凉国公蓝玉,但实际上本身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勋,因此自然差了许多。

  “宋国公自从讨伐倭国后,基本都不露面了,也就是去年跟着陛下北伐,今日也来了。”

  毕竟按照朝廷的要求,能够去到海外必须要向朝廷证明你自己的实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的。

  比如船舰,人员,物资等等。

  而其中最基础的,首先就是要向朝廷缴纳一百万宝钞的保证金。

  要是连一百万宝钞都拿不出,那还是洗洗睡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大明皇长孙!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