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东区是贫民窟,但因为哥谭整体经济水平不错,物资相对比较丰富的原因,这里的人没有贫困到三天饿九顿,哥谭贫民窟最大的问题是居住条件非常差,经常停水停电,外加卫生问题不好导致的疾病。

  活地狱的贫民窟改造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现在已经进行到了第三期的阶段,整个活地狱外围全部完成了改造,但是在推行到更远处的地方的时候,却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活地狱的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但其他地方其实没有这么严重,又因为并没有到饿死人的地步,许多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改善不是那么迫切,甚至很多人觉得维持原状就好。

  一个从小生活在这里、没读过书,也几乎没接触过外地的本地人,对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迫切需求,毕竟,日子也不是不能过。

  他们很羡慕那些住在庄园里每天出入剧场和高档餐厅的老爷们,他们偶尔会做那样的梦,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愿意让人把自己的房子改得乱七八糟。

  这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了,他们没有更高的追求了,只要吃饱饭,房子不漏雨就行,所以最后,问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教育上。

  想要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接受改变,就必须得提升教育水平,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居住环境和卫生情况是不正常的,但是这一代人从头开始教育的可能性很低,那么最后,还是得从孩子身上入手。

  这也是为什么教父会允许科波特,把原本豪华的公馆改成普通餐厅的原因,这会让这里的孩子们看到,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的另一个社会,他们必须有想要往向上攀登的动力,才有接受教育的动力。

  科波特乘车来到了冰山餐厅,此时,已经换好服务生制服的孩子们站成一排,正在听一个侍者给他们讲工作要求。

  “首先,我要教你们打扫,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干过这样的活,但其实非常简单,所有人分成三组,一组负责干清洁,一组负责湿清洁,剩下一组负责换水,你们要做的,就是把这里的地面、桌子和椅子擦干净……”

  “力气比较大的人去换水组,力气最弱的去干清洁组,你,对,就是你,你退烧了吗?”那个侍者把其中最瘦弱的一个小男孩叫了出来,他伸手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不行,你没有退烧,回去再吃一片药,然后去躺着吧。”

  可谁知,那个小男孩却颤抖着说:“我可以干活的……我没病,我会擦地,我以前干过……”

  “是啊,如果你拿着抹布放进冷水里去洗,那么今天晚上你就会死,你指望我大半夜起来把你的尸体扔进垃圾箱吗?”科波特一边快步走上前一边说道:“要是你们都这么死了,谁来干活?”

  那个侍者催促着小男孩说:“快去吧,如果你明天好了,我们就会叫你。”

  那个小男孩吸了一下鼻子,脸上的恐惧之情稍微减弱了一些,他点了点头,走下去了。

  剩下的孩子开始干活之后,科波特就发现,他们其实根本就不会干活,甚至连最简单的擦地都做不好。

  这些孩子最大的也只有七八岁,又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格外瘦弱,他们几乎干不了什么体力活,但其实要擦除的范围也不大,九个孩子配合,本应该很快就能做完。

  但他们擦地毫无章法,擦地不后退着擦,而是往前擦,刚擦好,就又被脚印踩脏了,两个人配合擦一个椅子,椅面都被擦的反光了,椅子腿根本没擦过。

  科波特站在原地看了一会,他并没有生气,而是转头对侍者说:“乔治太太在吗?让她过来一趟,教教他们怎么干活,除了擦地之外,他们也得学会烧水、端盘子、擦皮鞋、拎行李、收伞等等服务生要干的活……”

  侍者摇了摇头说:“擦地和端盘子倒是还可以,但其他的活都需要不小的力量,或许要试试看他们能不能干……”

  “我也不是没有聘请像你这样的专业服务生,明天,他们就会来报道了,一人带两个孩子,让他们先帮忙打下手,实在干不了这一行的,就让他们去送报纸吧。”

  科波特说完,就转身上楼,并没有安排更多,他的注意力始终都没有完全落在这群孩子们身上,就好像完全不关心他们,但那些孩子们看到他的这种态度,却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知道,要是科波特像原来的爸爸妈妈一样,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他们身上,那就意味着他一定会想在他们身上收回十倍百倍的报酬。

  要是科波特不怎么在意他们,不在意他们干活怎么样、能赚多少钱,那就意味着,他其实很有钱,并不需要去压榨他们来赚钱。

  来到楼上之后,科波特站在公馆建筑的阳台上,在这里可以看到码头的灯火,尽管已经下起了小雨,码头依旧车水马龙,无数货物从货船上搬下来,搬到卡车上,在存入冷库中。

  不需要多久,这些货物就会从冷库中被取出来,乘上其他的车,发往东海岸各地。

  哥谭现在已经成为了东海岸最大的冷链运输集散地,覆盖了整个哥谭地下的天然冷库,成为了这座特大城市可持续产业翻身仗的杀手锏。

  冷链产业是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经济支柱的,一般来讲,海滨城市的冷链产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多数还会配合渔业、轻加工业和旅游业。

  这样的配套产业不一定能让这座城市成为一线城市,但是的确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问题就在于,哥谭没有办法发展渔业、轻加工业和旅游业,而单凭冷链产业,是无法取代那些不可持续的灰色乃至黑色产业的。

  “现在的确已经好多了。”戈登放下了手里的叉子擦了擦嘴说:“对于一座城市的治安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到处都是无业游民,但相反的,如果大家都有活干,犯罪的几率就小了很多。”

  “干活会耗费体力,黑帮火并在耗费体力的情况下,还得流血受伤,干活能赚钱,火并或许可以扩大自己的地盘,但收益未必有干活多,那为什么不去干活呢?”席勒切着盘子里的牛排说道。

  “没错,就是这样,我经常打交道的那几个黑帮老大都这么说,底下的人忙的没工夫拿枪,他说,我要是开着警车沿着整条大街巡视一遍,可能都碰不上一个会朝我开枪的人,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戈登十分感叹的说道。

  他端着酒杯,身体向后靠,靠在了椅子上说:“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整个哥谭有23所社区小学,或许听起来挺多,但对于一个东海岸特大城市来说,这个数字少的可怜,就算不和大都会比,只和布鲁德海文比,布鲁德海文的面积只有哥谭的五分之一,但他们却有16所小学。”

  “这其实是违背了法律的,但因为之前市长毫无力度,所以根本没做出任何改变。”

  “中学就更少了,而大学更是只有一所,这种教育条件,哪怕放在西部,也可以说是弱的可怜。”

  席勒轻轻又指尖点了点桌子问:“你觉得,是因为哥谭人不愿意接受教育,所以学校才少,还是因为学校少,哥谭人才不愿意接受教育?

  戈登愣了一下说:“我认为是前者,因为我在卷宗当中看到,原本哥谭市有四十多所学校的,但是后来,不少学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关闭,其中治安原因占了多绝大多数。”

  席勒摇摇头说:“我认为是后者。”

  “愿闻其详。”戈登说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最新章节,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