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 初入三国 第七十六章 铫家(2)(2/2)

小说:寻戏三国 作者:鼎宗显义 更新时间:2024-04-28 06:28:52
  

  于是对铫盖说道:“铫家主,令子可有表字乎”?

  “我儿年未及冠,还未取表字”。

  “我见令子才思斐然,心甚爱之。厚颜请托一事,不知可否由我为令子取表字乎”。

  铫盖听得黄寻要为自己儿子取表字,也是大惊。初时想拒绝,但是转念一想黄寻气度不凡。如今自己家族身处交趾边荒之地,让黄寻为儿子取表字也能让家族与黄寻有所联谊,日后或可为狡兔一窟也。

  遂出言应道:“我儿得黄校尉看重,那是其福,请黄校尉为之可也”。

  “好,令子为长,当取伯字。今日听其所言甚佳,日后必不可限量,可谓千里良驹,当取骍字。就取名‘伯骍’二字如何”?

  铫盖听到黄寻为儿子取表字伯骍,思虑一番后说道:“此字有良才展骥之意,正可配拙子,我拜谢黄校尉矣”。

  说完让铫璟也向黄寻叩首行礼。铫璟虽心中不愿,但铫家毕竟承袭的乃是先汉礼制,尊长之命不可违,于是只得拜谢黄寻。

  铫璟拜谢完黄寻之后,黄寻扶起铫璟说道:“伯骍,吾与汝有取字之谊,当有以馈赠。但吾来此是为国家除贼,身兼军旅要职,无有他物,便送你一语,聊作规言。

  望汝勤勉读书,日后传承汉家经典,为天下百姓作有益之事。不说兴教万民,亦要安恤一方。你且听好:‘今日一晤,感存昭禄,效远行先,来日方长,君当奋效之也。勿负逝年韶华’。

  铫璟听到黄寻赠给自己规言,其中大半知识自己都不知道,不禁有些赧颜。但求知的探索之心

  激发,还是出言问道:“黄校尉,这其中的‘昭禄、效远行先’作何解”?

  “昭禄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其中‘昭明有融,高朗令终’而后接之句‘其胤维何?天被尔禄’两句。

  吾将昭禄二字取而用之,意在让伯骍知道‘昭昭其言,禄将自来’之理。读书学艺非是妄求名禄,而是自身修德习仁。但当有济事之才,昭禄自来之也”。

  铫璟听到黄寻的解释后,始对黄寻有好感生焉。

  黄寻又说道:“效为果效,行以行为。老子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毫末、垒土、足下此皆以行为也。何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植毫末,无以成巨木。不堆垒土,无以建大厦。有此行为,方有果效。

  果效在后,而行在之前。若无行,何有效?九层之塔、合抱之木、千里之行,皆是果效也。故我言效远行先也。如此解释,伯骍可明否”?

  铫璟听了黄寻的这一段解释后,当下对黄寻的才学是真正心服了。顿首拜道:“黄校尉大才也。稚子不识尊颜,失礼冒犯,还请黄校尉恕我之过”。

  黄寻扶起铫璟道:“你我初见,互不相识,有何失礼冒犯之说。只当纵论经义,学术交流即可,勿要说礼制之事”。

  铫盖见自己儿子愧服黄寻,也出言说道:“璟儿,如今你既与黄校尉有所辩言,可还满意黄校尉为你取的表字”?

  “黄校尉之才犹如江河入海,儿得黄校尉赐以表字,与有荣焉矣。甚好”。

  “好,璟儿。那以后我便以伯骍之名呼之”。

  “请父亲为之可也”。

  谈完铫璟的事,黄寻将话题说回征氏上来。

  黄寻问道:“既然苟漏之主乃是征雄叔父征延,那此人与麊泠之征鬘关系如何”?

  铫盖回道:“关系甚佳”。

  “哦,我本想以我汉家之承制思忖蛮夷之辈,如此看来此却不堪用矣”。

  “黄校尉可是想用离间之计 ”。

  “正是,但征氏蛮族与我汉家所思所行,不在同类。离间计恐不能行也”。

  “黄校尉若想知征氏族俗,我倒有一些情报相告。征氏之姻,非父母所赐。族中男女当适婚之时,乃大集男女与会。男女自相可适,乃成夫妻,而父母不能止。又有大异汉家之俗,兄死,弟可妻其嫂,世以此为俗。

  昔伏波将军定征氏之后,欲设媒官,教征氏知聘娶之礼。奈何世俗难易,纵以罪毙命,不能禁制。更遑论女子为主,我汉家之所大非也。而征氏却世为传俗,不以为然。其先祖征氏两乱贼俱是女子。故我言征鬘为主,征延不相嫉恨也。反听之任命,遵令而行”。

  黄寻听铫盖言及征氏之制,遂问道:“既然现在是征鬘为主,为何之前乃是其兄征雄当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寻戏三国,寻戏三国最新章节,寻戏三国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