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 建业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救援(1)(2/2)

小说:寻戏三国 作者:鼎宗显义 更新时间:2024-04-28 06:28:52
  

  黄寻说完之后,贺茂说道:“原来远达竟与我们贺家,有此渊源。我竟从未听父亲,跟我提过此事”。

  “世伯为会稽郡丞,公务繁忙。寻此为末枝小事,不与敬先提起,也是正常”。

  “哎,远达既然被祖父承认,那就是与我为表亲也。你我本为兄弟,我这才知晓。远达,你早就该将此事说与我知道了。你真不够意思”!

  “敬先,我说过这是末枝小事,怎好逢人便提呢?这是丁先生问起,我才说出来而已”。

  丁固说道:“原来如此!既然黄校尉乃是贺侯爷承认之亲,便也是我丁固之贵宾也。我少时丧父,得贺郡丞厚恤,方才能学业有成。黄校尉既有此节,请让我称呼黄校尉为表少爷,以全我情”。

  “先生不必拘礼。亲亲之事,不过循礼也。寻非为贺家之族属,不敢受先生之称也。有道是‘尊奉事长’。先生年齿长我,称我表字‘远达’即可”。

  贺茂也说道:“丁固,远达所言有理。你长远达数岁,称呼远达表字可也”。

  丁固见贺茂也如此说,于是回道:“好!如此我就称呼黄校尉之表字‘远达’了”。

  “先生如此称呼即可。现在我有一问,请先生为我解惑”。

  “远达请说”。

  “适才先生言,潘达率领亲兵百人就挟制了二伯。不知余姚县兵,当时为何没有护卫二伯”?

  “潘达与余姚县尉柳升勾结,故而调开了县兵护

  卫。这才能得逞”。

  “这柳升因何事,胆敢勾结潘达,背叛朝廷”。

  “柳升原本也是潘璋旧部,后来因伤退伍,得潘璋之荐,用为余姚县尉。与潘达原是故交,故而敢叛附潘平,对抗朝廷”。

  “依先生之陈说,我得出了以下情报。潘达、柳升挟制二伯控制余姚,潘平联合县吏岑瑞掌控句章。

  句章潘平有兵数百人,但皆是地痞无赖,战力较差。余姚潘达有百余亲兵皆是潘璋旧部,乃是精锐之军。还有柳升的县兵相助。

  现在叛贼情形就是如此,遗漏之处,还请先生补充”。

  “远达所说基本详实,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贺茂听见两人这样对话,出言问道:“这些情况我们都知道了,那下步该怎么办啊”?

  丁固说道:“我正要回答公子所提,是否有人为我军所用的问题。据我所知,余姚县内有一家族姓于,其家主于谕乃以贩盐为业。虽是商人,但却在海外岛屿甚有势力。

  于家船队曾经海运贩盐至青徐之地,现在为潘达督造建船之人,就是于家之人。若能说得于家反戈潘达,我军可里应外合进入余姚。

  只要于家能保护贺大人,不受潘达侵害。那我军只需要击杀潘达和柳升,便可彻底平定余姚,救出贺大人”。

  贺茂说道:“原然如此。那不知我该等如何联络此人呢”?

  丁固回道:“我任郡吏之时,曾去余姚处理于家僮客之事。与于家因此事有所交集。当时于家家主于谕言:‘于家船队逐波蹈浪,手下必要留有僮客为其效力’。

  我言‘方今天下战火不息,我朝肇建国家。当释僮客务农为本,开垦田地,以增粮产’。于谕听此言后,带我前去观于家盐田。

  我见于家将海边滩涂,制成方圆之形。其中阡陌纵横,犹如稻田。海水涨潮来后,于家将海水引入方圆之中,谓之‘纳潮’。而后待潮水消逝,日晒风吹,渐形成晶体。成熟之日,方圆之中满是盐晶。犹如丰收之农田,因而称之为盐田。

  于谕指盐田谓吾曰:‘我于家不事农桑,徒以此为食禄也!又有何不可?此盐成后,尚以之进献富春楼为主料。富春楼可是鲁班公主之产业,丁君可自忖之也’。

  我听于谕言及此。始知于家为何贩盐入青徐,而朝廷不征。原来有鲁班公主为其后援。我知晓此事后,不复再审于家僮客之事。而于谕见我识趣,亦赠我十金以谢。

  我以言拒曰:‘我受郡丞上官之命,来此清点僮客。本欲尽释为农,为国家广垦粮田。而今知君有贵人为依,逡不敢专。上负郡丞之命,下否(pi)本职之责,已心有休戚焉。怎得再受此浊物,自损德也’!

  于谕听我之言,因敬而对曰:‘丁君不受财帛,而心怀职责之本。累心自抑,实乃诚士也。若丁君日后有事,可与我于家作书。我于家当尽力以效。以结交君也’。

  因有此事,故我与于家可相联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寻戏三国,寻戏三国最新章节,寻戏三国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