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戏三国 建业行 第一百一十六章 论兵 (2)(2/2)

小说:寻戏三国 作者:鼎宗显义 更新时间:2024-04-28 06:28:52
  

  黄寻说完地利之后,孔弈和张普都点头没有反驳。看来都甚是认同黄寻所言,地利为战事胜负之首要条件的说法。

  三人又满饮了一杯,接着孔弈和张普让黄寻说最后一条‘以敌为备’。黄寻思虑一阵后,开口说道。

  “两军对阵,斥候先行。若得敌军情报,便可因情报寻得战机。敌我双方比拼的,除了军队士卒的战力外。这所选用之斥候,能否准确探得敌军之情报,亦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听到黄寻如此重视斥候的作用,孔弈问道:“兵法有言:‘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敢问远达,这先知与你所谈之情报是否同出一类”?

  “先知乃是知敌情报之后,度而用之。而我所谈之重点,在于如何选用斥候。二者不可以同类相提也”。

  孔弈疑惑道:“远达所论之题乃是‘以敌为备’,这缘何说到斥候之上了”?

  “令晖,敌军之情报从何处得之”?

  “这··,我明白了!远达,你说的以敌为备的条件,是先要选择好斥候啊”!

  “没错!若无斥候查探情报,又如何做到‘以敌为备’呢”?

  这时张普插话道:“那派斥候探得情报之后呢”?

  “探得情报之后,自然是要依情报而度用之。以此来制定破敌之计。具体情况需临战,方可施行。现在谈论太过空泛”。

  这时孔弈急道:“远达!我马上

  就要率兵前去征伐常俱,你可得给我出主意啊,就给我仔细说说其中的道理吧。

  要知道我自从担任将领以来,就一直在征剿山贼。这次常俱攻破了建安,我才得上命前来讨伐他。我没有任何大战经验,如何是这常俱的对手”?

  黄寻听到孔弈如此说。想了想,还是决定帮他一把,就算结个善缘吧。于是说道。

  “虽说战阵之事,需随机应变,临敌施策。不过大体上我有一些心得,便告诉给令晖吧”。

  孔弈听到黄寻要传授军略秘策了,忙敛神恭听。

  黄寻说道:“我历经多场战事,总结出来了如下策略。令晖请听好,那便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孔奕和张普听到这十六个字,瞬间感觉抓耳挠腮,但又无从入手,真是心痒难耐啊。于是齐声说道:“请远达为我等释之”。

  “那便一条条来说吧。首先说这‘敌进我退’。此条说得是我军势弱而敌军势盛,这时应该避敌军之锋芒,采取回避之策。

  昔曹刿为鲁庄王论战时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说法我认为是,敌军以锋锐之势迫我军决战,欲一击而灭也。而我军避其锋锐,权且忍让。待敌军高昂士气过后,再行图谋。这便是‘敌进我退’之精义也。

  其二便说说‘敌驻我扰’。此条说得是敌军驻守军营不动,对我军形成威慑之势。而我军处于劣势,敌军驻军越久,我军就越加被动。所以需得出兵袭扰,让敌军无法做到养精蓄锐。

  这样就破了敌军驻守大营,蓄养军心士气之大势。日后再行攻战,便能抵消掉敌我双方之劣势。

  再来说说‘敌疲我打’。这条跟‘敌驻我扰’一般是同时使用。袭扰敌军,降敌士气后。敌军为了应付袭扰,必会出兵前来驱逐我方袭扰之军。而我军这时采用’敌进我退‘之策,不与敌军接战。

  敌军反复出兵,体力必然渐衰。这时便是‘敌疲我打’之良机。昔日‘彭越挠楚’便是用的这一套策略。

  当是之时,汉高祖为项羽所败。彭越率领孤军,在楚军背后行袭扰之策,终于最后导致项羽失利。所以‘敌疲我打’和‘敌驻我扰’必须同时使用。

  而最后的‘敌退我追’就简单了。只要将我上述所言之三条一一做到,敌军必将因不堪受累,而选择撤退。

  不过这一条跟上述三条不同,此条之主动权不在于我,而在于敌。上述之三条,我军掌握主动权,可进可退。此条却要研判敌军到底是真的撤退,还是伪退打伏击。

  昔日汉末之时,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董卓西迁长安之后,只有曹操一人提出追击,而诸侯无有一人响应。曹操独自追击后,却在荥阳遭到了徐荣的伏击,损失惨重。所以此条必须研判对形势,不然便是反受其害矣!”

  黄寻将十六字方针解释完后,开始观察二人的神情。想听听看他们对于自己这番兵略的见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寻戏三国,寻戏三国最新章节,寻戏三国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