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就意味着,儒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不过是给帝王给朝廷服务的工具罢了?

  这等冲击,不可谓不大!

  “大侄儿,你再想想,为什么朝廷要禁锢百姓思想?”

  “禁锢百姓思想?”朱瞻基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错。”朱高煦随手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太祖高皇帝删改《孟子》一书,比如朝廷推行严苛的户贴路引制度,再比如采用儒学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这些说法也愚弄百姓!”

  这些例子都是事实,也都是朝廷愚弄百姓的力证!

  “百姓都是愚钝的,只有这样做,王朝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吧!”

  朱瞻基这话说得很是委婉,其实他很想说,如果不愚弄百姓,老朱家哪能坐稳这个江山啊!

  你老朱家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跟我们一样都是平头老百姓,既然如此那凭什么你们朱家人就可以坐稳江山皇位,享受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天下百姓真要是产生了这样的危险思想,那天下大乱可就不远了啊!

  结合摊丁入亩这项新政,朱瞻基已经隐隐猜到了朱高煦想做什么。

  他废除了读书人的功名特权与科举优待,却丝毫不担心朝廷无人可用!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只剩下了一个!

  这位即将即位称帝的太子爷,想要废除愚民政策,开启天下民智!

  “二叔,历朝历代都重视农耕桑稼,自古以来都是百姓自给自足,轻易间不会远离乡野故土。”

  “这样老百姓只在自己生存的环境里面生活,不与外界接触,见不到外面的天下,自然就生不出别样的心思,自然有利于王朝的长治久安!”

  “而乡野间的读书人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不仅仅是读书,更是因为读书人享有特权,可以不受路引限制,自由行走天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远非平民百姓可比。”

  “但是看的多了见识也就多了,心中的想法和**也随之增多,**多了想要的也就多了,就会滋生出野心与**,若是天下百姓也都如读书人一般想要那么多,那这天下还能满足这么多人吗?”

  “换句话说,真要是开启了民智,那谁还愿意辛辛苦苦地耕田种地,谁不想逍遥快活,做个位高权重的达官显贵,或者说做一个锦衣玉食的富商巨贾?”

  “人性贪婪,欲壑难填,二叔真想开启民智,只怕会天下大乱啊!”

  朱瞻基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朱高煦听后却是冷笑连连。

  “你这说法就是强词夺理了!”

  “老百姓要是能够吃饱穿暖,要是日子过得好了,谁会愿意造反作乱呢?”

  “再说了皇室牢牢掌控军部战兵,难道还会怕那些个跳梁小丑造反作乱吗?”

  “因为莫须有的忌惮,就采用儒学愚弄百姓,推行什么愚民政策,这才是真正的笑话!”

  “我老朱家之所以能够成为这天下之主,可是当年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出来的,而不是靠这些愚民政策骗出来的,这才是一个帝王皇室该有的气度与野心!”

  “大侄儿,你还是太小家子气了,这一点得改啊!”

  朱瞻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