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我……”

  “行了,迟早都会有这么一天!”

  朱高煦笑着安抚道:“记住你是武定侯郭英之后,大明英烈郭兰的儿子,不要辜负你父祖的荣誉,现在就去辽东吧!”

  离别来得很是突兀,可朱高煦已经习惯了。

  郭登跪倒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朱高煦叩头,然后带着几名亲卫直奔辽东。

  等他走后,聂兴策马上前。

  “这小子也长大了啊!”

  “要是小兰兰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的。”

  朱高煦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更怀念郭兰这小子,可惜故人已逝。

  郭登的突然离去,也让朱高煦没了兴致。

  一路无言,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大宁。

  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乃是北疆巨镇。

  朝廷改革军制之后,拜宁阳侯陈懋为西北战区总司令,西北战区治所就在大宁。

  陈懋早就得知了太子爷驾临的消息,早早地率领众将在大宁城外等候。

  一见到来人,陈懋顿时露出了笑容。

  “末将陈懋,参见太子爷!”

  众将也随之纷纷跪地行礼。

  朱高煦见状点了点头,下马将陈懋给扶了起来。

  “孤此次出巡,主要是前来巡视边防。”

  “大宁更是重中之重,如今恢复得如何了?”

  大宁本是北疆巨镇,东面为努鲁虎儿山,西辽河南源老哈河从南面流过。大宁北控辽河上游,东控大凌河流域,西与宣府相连,南靠燕山长城,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在洪武年间,朝廷大力开发大宁地区,分别建立了南达北京,西达宣府,东至广宁的驿站系统,把北部边疆连为一个整体。

  这是太祖高皇帝北部边疆长治久安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其核心就是要把北部防线推进到沙漠的南缘,从而把长城到沙漠之间的过渡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甚至为了加强这道防线,太祖朱元璋又分封了多位塞王,驻守各军事要地,统军戍边,其中宁王朱权分封于大宁,与东部广宁的辽王、西部宣府的谷王遥相呼应。

  可朱老四在靖难之役中,北上大宁裹胁宁王朱权并大宁各卫南迁,辽河上游为之一空,大宁卫也因此名存实亡,等到朱棣即位称帝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迟迟不肯恢复大宁都司,反倒是改封宁王于南昌,重置大宁都司于保定,相当于变相地将大宁卫内迁。

  然而如此一来,太祖高皇帝留下的北疆防线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

  以致于大量蒙古部落打不赢朝廷王师,就疯狂涌入了辽东地区,致使辽东局势日渐糜烂,压力倍增。

  大宁都司本就是辽东都司的西北防线,先前大宁都司内迁,辽东地区就失去了这个屏障。

  朱高煦推行军制改革,立马就补足了这个隐患,直接将西北战区治所定在了大宁。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大宁也渐渐恢复了巨镇气象。

  “太子爷放心,大宁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陈懋拍着胸脯做出了保证。

  朱高煦点了点头。

  大宁位置关键,不容有失。

  毕竟不能真的让“天子守国门”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