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终归还是太子,还没有坐到龙椅上面。

  刘荣生性谨慎,只敢效忠天子,不敢有其他小动作。

  杨荣听到刘荣这话,深深地看了刘荣一眼,随后取出了圣旨。

  一见到圣旨,刘荣顿时放下心来,立马起身行礼。

  “下官刘荣见过钦差大人,定全力配合大人行事!”

  杨荣见状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他也不好苛责人家。

  “刘将军客气了,快坐下吧!”

  “如今辽东局势如何?”

  虽然杨荣已经从暗卫手中得到了辽东情报,但是刘荣和王狗儿毕竟是辽东地头蛇,他们镇守辽东十七年之久,对辽东局势的理解远远超出他人。

  谈及正事,刘荣顿时神情一正。

  “钦差大人,说实话,辽东局势有些糜烂了!”

  “洪武年间,为了牵制和包抄北元残余势力,朝廷开始注重对辽东的经营,并最终设立奴儿干都司,其后为了巩固对辽东的控制,改善辽东各地汉人较少的面貌,甚至多次向辽东进行移民。”

  “但是因为朝廷对辽东蛮夷诸部采取‘以夷制夷’的羁縻控制,加上辽东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数地方可以耕种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种出粮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大量百姓逃回关内。”

  “此外永乐初年朝廷将大宁都司内迁保定府,辽东都司也因此受到掣肘,西部蒙古可以毫无障碍地向辽东发展,加上朝廷多次挥师漠北草原,大量蒙古部落逃来辽东,更是使得辽东局势动荡不安。”

  说实在地,要不是碍于朱棣大明天子的身份,刘荣都想对他破口大骂了,这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啊!

  大宁都司的治所大宁,被誉为“居宣辽之肘腋,为燕蓟之屏障”,控制着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直接为燕蓟的外部防线。

  可朝廷却直接把大宁都司内迁了,这等于是直接放弃了大宁一地,导致辽东都司西部再无屏障,大量游牧部落难敌王师兵锋,索性全都逃到了辽东来!

  杨荣作为朱棣一等军事参谋,军事眼光自然不错,所以他能明白刘荣的怨气何在。

  不过毕竟是皇帝陛下,哪怕犯了错失了智,你也得想办法找个合适的理由给他披上一块遮羞布。

  “刘将军,靖难之役所导致我大明北部边防力量的削弱,朝廷这么做是想暂时将边防线变为羁縻交给忠心的异族守卫,以作为帝国的屏障,日后再图恢复。”

  “现在朝廷一举收复了岭北行省,大宁都司也在恢复外迁,所以辽东都司的压力会小上很多。”

  “再者本官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解决辽东都司的蛮夷问题,刘将军大可安心了!”

  刘荣闻言点了点头,他只是忍不住抱怨了一下。

  “辽东如今局势复杂,不过得益于军民努力,上下一心营建卫所、驿站、墩台等防御网络,在腹地推行屯田制度,在周边实行羁縻统治,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动态边疆体系。”

  “只是蛮夷部落众多,而且不通教化,野性难驯!”

  “这其中尤以女真一族为最,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时常劫掠我大明军民,然后就逃无踪影,即便想要问罪也是难上加难!”

  杨荣闻言眸光一冷。

  “女真!”

  他可是没有忘记,太子爷的嘱咐。

  “捣其巢穴,亡其部族,绝其苗裔!”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